提到中国品牌的“山寨车”,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是企业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表示理解;另一种说法则对此种行为口诛笔伐。两种观点看似对立,但出发点相同-希望中国品牌能造出更好的汽车。然而所处的时代不同,“山寨”一词早已有了不同的意义。
“山寨”起家的日本车
在上个世纪中叶,起步较晚的日本车企确实是靠“模仿”与“山寨”起家。比如丰田在1935年8月制造出的第一辆AA型轿车,这辆车尺寸和造型与克莱斯勒Airflow十分相似。
战后,Willys逐渐从军用转向民用,而丰田迫于日本警察预备队的要求,于1951推出了以Willys MB为蓝本的Jeep BJ,同期三菱、日产也都推出了类似的车型。
中国品牌:90年代借鸡下蛋;21世纪开始模仿
早年间,中国品牌汽车刚刚起步之时,也曾大面积地采用当时的成熟设计。90年代为数不多的比如红旗、夏利、北汽等只能借助海外品牌技术打造旗下车型。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得到了改善,不过仍以模仿为主。
2005年,“逆向研发”的奇瑞QQ就曾与雪佛兰SPARK相似而被告上了法庭,最终以和解而告终。中国的法律在随后此类事件中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国车企的利益,基本都以海外车企败诉而告终。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大部分中国品牌早已能实现自主的研发与设计,甚至采用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的方式来生产新车型,山寨并非他们的唯一出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也从这类车型上看到了中国品牌这十多年间的发展,从一味山寨到自主设计的成功。
此“山寨”非彼“山寨”
前文中提到能实现自主研发的制造商大多赶上了中国品牌蓬勃发展的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目前新进入汽车制造的企业,名字陌生、车型也陌生,虽然同样通过山寨起家,但目的却与当年不同。
对众泰、绵阳金杯、川汽野马这样的新生中国品牌来说,推出山寨车型并非他们的最终目的(也不可能一直山寨下去),他们或许更在乎的是通过山寨提高品牌的曝光度,毕竟他们已经错过了中国品牌蓬勃发展的时期,不做些“出格”的举动博取关注度怕是要困难许多。
上一篇:长安汽车继续发力再联手央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