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中国
2008年,1000万辆的产销量,本是一个保守的预测,但第三季度市场的低迷,却让人们忐忑不安,这样的焦虑在2004年也曾出现过。但事实证明,恐慌完全没有必要,市场仍在迅速扩大,增速趋缓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罢了。
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汽车产量由200万辆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720万辆,年均增长率高达24%。2007年,众多利好因素让中国汽车产销量轻松跃上又一个百万辆台阶,150万辆的增长数字令人惊叹。
尽管上半年的销售成绩未达预期,但多数汽车企业却未下调过产销目标,他们乐观地认为,下半年中国车市会出现惊人的增长,但第三季度的实际销售情况却让他们心寒。
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是国内连续第4个月乘用车市场环比下降,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仅3.2%。8月,乘用车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6%,这也是4年来首次单月销量低于去年同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整个下半年,乘用车总量比去年同期有3%以上的增幅就相当不错了,全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增幅约小于10%。
一时间,汽车行业开始弥漫悲观的气息,人们对1000万辆产销量的期待也化为泡影。有分析认为,下半年市场压力增大,要完成原定目标,企业最终要靠降价来实现。更有人认为,即便下半年出现短暂的购车高峰,也不会扭转车市的颓势,毕竟指望在最后3个月内达到半年的销量,还是一种奢求。
随着CPI持续攀高、汽车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油价上涨、自然灾害频发等多种因素对汽车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物流等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多重影响,中国汽车市场却保持了稳步增长。但企业过高的预期,也助长了盲目乐观。
国泰君安研究所张欣认为,2008年下半年,由于高油价、高成本压力依旧,因此汽车业的运行很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初步估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增幅在10~12%之间,然而在对外投资收益增长的情况下,行业盈利的增幅在30~35%之间,盈利增幅要高于产销量增幅,不过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急剧调整,未来这一盈利贡献将不复存在。
尽管悲观的论调在中国车市占据了主流,但对比全球其他国家,中国汽车行业的繁荣程度却是无人能记得。尽管部分车主超前消费,让汽车企业在短时期内高估了需求量,但汽车保有量占市场容量的比重仍然很低,汽车产业依然是朝阳产业。
赵英认为,作为汽车工业来讲,和其它产业相比,增长的泡沫比较小。所以,从汽车工业作为带动本轮经济周期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的发展而言,可以看到整个国民经济也是在平稳较快速度增长。
单纯地追求销量是没有意义的,汽车市场的飞速增长,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但衡量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昌盛程度,销量绝不是唯一的标尺,在外资品牌的产销量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中国汽车还需努力。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