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销量利润双下滑 发债60亿增产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1月04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广汽赶在新年前实现了自己迫切的借钱愿望。
2012年底,广汽集团(601238.SH)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其发行60亿境内债券的议案。广汽在早前曾表示,此次融资将用于集团增产、研发、流动资金补充及财务结构调整。
这并不是广汽集团在2012年的第一次借钱,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在2012年3月底发行了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
而此次发债规模惊人,且时机恰恰处在广汽集团汽车极力扩张,却在2012年遭遇销量下降、利润下滑挫折的大背景之中,因此引来业界关注。业内人士分析,在如此紧锣密鼓的融资背后,凸显出来的是广汽集团“差钱”的现实。
过分依赖日系车
“差钱的主要原因在于广汽集团2012年利润的急剧下滑。”汽车工业协会分析师贾新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纵观2012年,广汽集团一直深陷一个收入增长而利润下滑的怪圈之中。
根据广汽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广汽在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50亿元,同比增长13.23%,但净利润却仅18.38亿元,同比下滑 29.37%。其中,第三季度,广汽实现营业收入31.68亿元,同比增长29.02%,环比增长3.71%;而净利润为3.57亿元,同比下滑 58.50%,环比下滑 40.14%。
广汽集团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加速下滑主要是来自旗下日系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2012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累计实现投资收益27.08亿元,同比下滑17.3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投资收益5.52 亿元,同比下滑55.30%,环比下滑42.86%。
“投资收益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盈利能力的降低。”华泰证劵研究员姚宏光对记者分析道。今年前三季度,广汽丰田实现销量 20.27万辆,同比增长4.76%;广汽本田实现销量24.69万辆,同比下滑0.15%,受产品结构下调、降价促销等影响,二者的单车净利润水平均有 一定幅度的下滑。
“国内上市汽车集团中,广汽集团可以说是最依赖日系合资企业的集团,东风有本田和日产,但也有标致,一汽有丰田,但也有大众,反观广汽,却基本上只和日本车企进行合作。”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广汽集团下属的整车和发动机合资企业主要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五十铃、广汽本田出口基地、广汽丰田、广汽日野、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广汽丰田发动机,除了菲亚特,广汽集团的其他合作伙伴均为日本车企。
而在乘用车板块,由于广汽三菱还没有正式投产,广汽集团在汽车销售上只能依靠本田和丰田。根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广汽集团在2011年销量为74万辆,其中广汽本田销售33.8万辆、广汽丰田 销售26.4万辆,二者占据广汽集团80%以上的销量。
“这一格局可以给广汽集团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单一的依赖日系车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一旦本田和丰田这两头‘利润奶牛’出现问题,那么广汽集团难免会受到拖累。”贾新光分析道。
2012年9月份成为广汽集团这一年的重要拐点。由于受中日关系紧张影响,本田与丰田的在华销量大幅下降,广汽集团的营收曲线来了一个急剧下挫。在被称为“卖车黄金月”的9月份,广汽本田与广汽丰田逆市下滑,都只刚刚过了两万辆的销售门槛。
销量的下降导致广汽集团的收益大幅减少,2012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下属的联、合营公司贡献投资收益为5.44亿元,同比下滑54%,环比下滑43%,为2011年2季度以来单季度新低。
形势并没有好转,在受挫最为严重的十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50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超过50%,而广汽丰田销量仅有7490辆,同比下滑73.81%。11月和12月,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虽然有所抬头,但是仍没达到2011年的同期水平。
最近日系车虽然销量有所回升,但是要在短期内恢复到原来的利润水平,难度颇大。在贾新光看来,目前广汽反而要对广本和广丰加大投入。“一方面要保住4S店;另一方面要赔偿消费者,最后还要为保销量而加大促销,这都需要投入。”贾新光说。
自主品牌增长乏力
与作为盈利大头的日本合资企业遭遇重创相比,另一个让广汽头痛的问题是其旗下其他品牌无法独当一面。
为了摆脱对日系车的依赖,从2010年开始,广汽集团就一直致力于丰富自己的产品结构。为此,广汽集团创建自主品牌传祺,并且重组长丰汽车、吉奥汽车,与菲亚特汽车进行合作。但是这些投入不但在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目前给集团带来了亏损。
“除了合资企业,广汽旗下包括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内其他本部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广汽集团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东林对记者坦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本部业务亏损11.2亿元,同比扩大2.6亿元。而广汽集团在2012年投入巨大的菲亚特项目也显现亏损的迹象,“我们预计广汽菲亚特单个项目2012年将会亏损2个亿左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证劵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与亏损联系最直接的指标是上述品牌在销量上的乏力表现。
广汽集团对其自主品牌广汽传祺抱有很大希望,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在营销上,广汽集团都对广汽传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10年底,广汽传祺中高级 车正式上市,凭借来自阿尔法·罗密欧的底盘传祺比同级别车型有着更高水平的操控表现,其外观设计更是使传祺有着不错的卖相,但由于定价和卖点缺乏等原因, 上市两年来,传祺迟迟无法超越3500辆的月销量,销量排名一直徘徊在中国轿车销量排行榜的第30名左右。
时至今日,其销量更是惨不忍睹,2012年前11个月,传祺一共只卖出了8800辆,累计同比下滑了51.37%,一些经销商为了保证正常的经营不得不加大优惠力度以保证销量的上升。
而广汽传祺的SUV车型GS5在2012年6月上市以来也并没有起到一炮而红的效果,尽管传祺GS5的销量每个月均能接近3000辆,但是由于SUV车型竞争过于激烈,上市半年以来,GS5的销量在SUV级别中的排名一直处于20名开外,很难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广汽菲亚特首款国产车菲翔在2012年上市,对于广汽来说至关重要。自9月份进入市场至今,其总销量超过1万辆,预计2012年能够完成的销量在 1.3万辆左右,并不能达到其预期的2万辆销售目标。以目前的成绩看,菲翔在合资品牌中并不算出色,甚至中游都算不上,从2012年11月份的销量排名 看,月销量5000辆都只能排在70名开外了。这个成绩单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这也给刚刚起步的广汽菲亚特带来了压力,业内更有传闻指广汽菲亚特的掌舵人 郑显聪不日将会离职。
而广汽花大力气收购的广汽长丰和广汽吉奥在销量上也一直处于低迷的态势,两者的销量长期处于2000辆左右,难以对广汽的整体销售数据作出突出的贡献。
可以说,其他品牌目前的表现并不能让广汽摆脱对日本合资企业的依赖。从销量总量来看,2012年前11个月,除了日本合资企业,广汽其他品牌的总销 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达到近12万辆,但仍只占到广汽集团乘用车总体销量不到20%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广汽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依然维持低位、研 发投入的增长,短期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从2012年的整体车市来看,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有进入了微增长时代的趋势,想要利用一个品牌或者一款 车型扭转局面并不现实。“我们认为更为合适的乐观判断可能是,广汽2013年自主业务亏损会再扩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坦 言。
“大广汽”战略或受制于资金不足
在收益下滑、资金不足的背后,是广汽集团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打造“大广汽”,一直是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广汽集团不断向外扩张,兼并重组动作频繁。2007年,广汽集团重组沈飞日 野;2009年,广汽集团与长丰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重组长丰汽车;2010年,广汽集团再次出手,重组吉奥汽车;同年,广汽与菲亚特组建广汽菲亚 特;2012年,广汽又与三菱展开合作项目。
从整体版图来看,广汽集团所谓的“一个中心、两翼舒展”的战略布局已经将触角延伸到华南、华中、华东等大面积的区域。而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广汽集团 更是从最初单纯的乘用车整车制造,发展成为涵盖汽车研发、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商贸服务和汽车金融保险等产业领域的大型汽车集团。
在张房有看来,扩张是广汽集团想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而兼并重组则会大大缩短汽车企业发展壮大的时间。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频繁的扩张也会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压力。
依赖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前几年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广汽集团曾被誉为“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企业”,广汽集团有雄心也有能力向外迈出扩张的步伐,但是这种“盈利能力”却十分脆弱,一旦日本合资企业遭受挫折,广汽对外扩张的风险就会立刻凸显。
“兼并和重组需要投入资金,兼并过来的企业要发展还需要后续投入,如果缺乏资金,兼并不但不能有效扩张,反而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贾新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广汽收购长丰汽车花费10个亿左右,而广汽承诺的后期投入超过100亿,广汽收购吉奥花费6.4亿元,后期的已签约投入也达到 60亿元,2012年,广汽集团又斥资17亿收购了广汽长丰持有的广汽三菱100%股份,并计划对广汽三菱项目投入38亿的资金。
在合作项目中,广汽也投入巨大。广汽菲亚特项目的投入资金达到了50亿元,并且广汽集团销量一直上不去的主要掣肘点就在于经销商太少,广汽传祺目前只有150家经销商,而广汽菲亚特仅有110多家经销商,而拓展经销商网络的投入也必定会蚕食利润数据。
与利润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广汽集团负债的上升,广汽2012年第三季度负债超过168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17%左右,而要维持目前的大广汽格局,还需要更多的后续资金,对此广汽也考虑了多种融资渠道。
“广汽集团此次发放公司债除了对备用资金有所需求之外,还有成本的考虑,相比于银行贷款公司债的成本要低很多,大广汽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型,虽然后期投入仍然很大,但广汽仍然会坚持这一战略。”刘东林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尽管广汽集团从9月份就开始推进此次融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60亿公司债议案的通过对于广汽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但从根本上说,发债只能短期解决资金问题,大广汽战略最终能否实现,除了需要日本合资企业重振,更需要广汽旗下其他品牌的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