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安福特湖南经销商联手“反水”,拒绝提车,事件燃爆了业内。其实从前年开始,部分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始对厂家说“不”。先是2014年末宝马经销商出现大面积亏损后联盟逼宫厂家;2015年初进口大众经销商联合发函厂家,拒签销售任务书。如今,经销商叫板厂家,已经不是新鲜事,不过原本只想作壁上观的消费者,却要小心变成被殃及的“池鱼”。
一切的导火线:高库存
记者查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发现,从2015年1月起到今年3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一直在警戒线之上,最高达到67.5%(50%为荣衰线)。库存预警指数越高,反映出市场的需求越低,经营压力和风险越大。高库存背后,是汽车品牌经销商每况愈下的生存状态。
影响:厂商关系不和谐 投诉上升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经销商与厂家反水博弈之中,消费者的利益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的全国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为7.57万件,同比增长37.3%,占全部商品类投诉总量的10.4%,平均每销售万辆汽车投诉量达到30.76件;涉及争议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交订金后逾期未交车、交钱后被告知无法办理贷款、以旧车当新车;汽车维修拖延、指定维修点维修质量不好、多次送修故障仍不能排除等。以上这些投诉焦点,均与位于市场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汽车品牌经销商息息相关。经销商若连自身利益都无法保障,更无心顾及消费者。
反思:经销商频逼宫 拷问4S模式
原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苏晖表示:一直存在着主机厂绝对强势而经销商绝对弱势的格局,尤其部分外资品牌在华确实太过强势,因此经销商做出的反抗实乃被逼无奈之举。他直言:“车厂肯定永远是拥有优势的一方。”
记者留意到,按照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多方面均是由整车厂控制,这是主机厂占据绝对强势地位的关键所在,经销商的话语权被剥夺得所剩无几。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主从关系在未来几年也不太可能出现显著的改善。
案例链接
买车陷阱增多 拖延提车日期
资金链断 老板跑路
服务以次充好
记者观察
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押宝中国市场,通过经销商压库存冲销量目标的情况已成常态。随着中国车市逐步进入成熟期,厂商的市场预期与实际的市场增长和竞争强度间的不一致,导致经销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部分整体产品力下降导致销售下滑过快的车企也遭遇挑战。假若厂家将所有压力转嫁给经销商,持续不合理的商务政策,经销商集体反弹,争取权益的现象将成为常态。最终没有赢家。
上一篇:三月份自主品牌销量增速放缓
下一篇:高田气囊在美引发死亡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