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安全、高效、快速地将人或物送达。毋庸置疑,自动化是未来汽车不可阻挡的趋势,那么问题来了:车能自己开了,人能干什么?
玩手机、发微信、看电影,甚至……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这就是在2017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上宝马带来的i未来概念座舱给人描绘的愿景。不同于以往的概念车,这只是宝马为客户展示的汽车内饰设计的前瞻理念,或者说是宝马集团以科技驱动的“未来豪华”理念。
数字化移动生活空间,前提是自动驾驶和移动互联
在去年的CES Asia上,宝马就带来了一款i未来互联概念车,通过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和互联互通对“纯粹驾驶乐趣”进行了新的诠释。今年的CES Asia,宝马集团以“未来城市智能出行”为主题,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是未来宝马产品的特性。
中国首秀的i未来概念座舱,其愿景实现的前提就是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和高度互联,包括驾驶者在内的所有乘坐者完全被解放出来,不用去关注路况、关注交通,于是乘车时间空余出来可随意支配,可以倒头就睡,也可以处理公事,或者纵情娱乐。一切就是围绕着这几点展开的,舒适、便捷、智能。
驾驶者虽然不用操控车辆,但他背后还是车辆的控制者,需要跟车辆进行各种信息互动。方向盘在这里只是个摆设,进入高度自动驾驶状态后就可以收折隐藏于面板之中,横贯仪表台的超大显示屏幕成为主角,想办公它就是电脑、想娱乐它就是电影屏幕,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不再只是想象。
i未来概念座舱的空间宽敞且自由排布,就好像极简的北欧家居一样。通过天然材料的应用带来温暖的质感,来自瑞典的天然苔藓,经过处理后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优化内室声学效果;取材于美国东海岸的实木书架则带来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
隔空操作,下一代人机智能交互
手势控制已经在宝马旗下多款车型上应用,对传统操作模式发起挑战,这在未来将进一步发展。BMW HoloActive触控系统就是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趋势,它由一块屏幕、一个捕捉手动作的摄像头和一个超声波装置组成,它是有史以来首个无需物理接触,实现可反馈式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
根据平视显示系统的原理,将信息内容投射在驾驶者手边的屏幕上,摄像头可以准确识别车主的手势,超声波装置则可以让指尖感受到空气的压力反馈,同时保留了传统触屏的触觉。
开个玩笑,这种操作就好像上帝伸出手跟你隔空互动。实体按键是什么?未来的汽车上不会在有任何这样传统的装置。当然,除了这种仪式感很强的人机智能交互,在未来语音控制,甚至思维控制都会逐渐普及。
高度互联的车辆,将向车主提供多种选项,比如,“还有45分钟到达目的地,是否要欣赏一部电影?”“您有来电,是否接听?”车主只需轻轻挥动指尖做出选择。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触控功能的选项有所不同,例如在高度自动驾驶状态下,系统将显示更多的舒适休闲、信息娱乐和通讯功能。
只有你能听到的专属音响
在宝马i未来概念座舱后排,你可以看看书,也可以看电影,视觉享受可以通过大尺寸液晶屏来实现,那么听觉呢?藉由BMW Sound Curtain音效系统,为车内每一个乘客提供高度专属的听觉体验,驾驶者和其他乘坐者可以同时分别享受各自喜爱的音乐或节目,而不会互相干扰。
如果是在以往,需要每位乘客带上耳机才行,但现在只需要座椅头枕。通过座椅头枕发射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每个头枕发出的声音仅能被同一坐席上的用户听到。
上一篇:大众CC换代27万能销5万辆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