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报道称,日产汽车目前正在与在华合资公司协商,计划将在华产能削减30%。与此同时,本田也打算将中国的产能减少20%。
报道称,两家车企的减产计划源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并伴随着比亚迪等本土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日本汽车制造商曾经主导向中国引进技术,此时已被迫重新制定战略。
本田汽车的一位发言人表示,2023年公司汽车产量为120 万辆,产能为149 万辆,因此产能“尚有余地”;日产的代表则没有对此立即发表言论。
在政府的主导下,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移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与日本汽车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对此现象,日本车企将会缩小在华市场,更多专注于更具有竞争力的北美和东南亚市场。
日产汽车目前在中国的产能约为每年160万台,在此局势下,车企内部探讨将在华的年产能削减约50万台,相当于中国年产能的30%。
日产与东风汽车合资创办的工厂在湖北、河南等省份共有8个,未来两家企业计划把运营率下降的工厂作为向亚洲周边国家出口的生产据点。
2023年,日产汽车在中国的生产台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4%,数量为79.3万台。而五年前,2018年日产在中国的销量是156万台,位居日系第一,目前的销量仅仅是其高峰期的50%。
本田与中国国有巨头广州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东风汽车集团的“东风本田”合计每年有149万台生产能力。据悉,本田汽车也打算将在华的生产能力减少20%,减至120万台左右。目前,正在和当地的合资方进行协商,也向主要客户提出了方案。
目前,在华日系车企三巨头之一的丰田汽车,是唯一一个没有公布减产计划的品牌。丰田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2%,只有190万辆。为了迎合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的转变,丰田汽车推出了“bZ4x”和“bZ3”等车型,但效果并不明显。
2023年,中国国内轿车销量榜单中,国产品牌汽车的占有率提升到56%。而在新能源车市场,日产和本田等日本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停滞不前,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占比高达30%。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国产品牌日益提升的价格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使日本车企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德国和韩国车企同样也陷入了困境。2023年,各国乘用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均有下降,韩国比19年减少了3.1%,如今占比1.6%,德国减少了6.4%,如今占比17.8%。
此外,中国在2023年的汽车出口数量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中国通过电动汽车扩大生产规模,在海外市场也提高了存在感。日本方面宣布三菱汽车于2023年10月退出中国的汽车市场,马自达也在中国进行合资事业的重新评估。
上一篇:1月全球电动车销量榜
下一篇:比亚迪海鸥中汽研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