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车牌 | 违章查询 | 年审代办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汽车用品协会:本行业在危机中表现出色

来源:互联网 作者:maliyun 日期:2009年06月24日 字体大小:【
 2009年年中,汽车用品行业进入了一个何去何从的关节点: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发展很好,有的僵持缓步,有的时好时坏……好的心里没有底:这样的增长势头还能持续多久?差的心里很迷茫:到底前面的路在何方?2009年郑州汽车用品展期间,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骆澜涛先生。
点击浏览下一页

  问:骆会长你好!请您谈谈国内汽车用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当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汽车用品行业状况。

  答:中国汽车用品行业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诞生发展,历经30年的不断蕴积,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已经从无到有,逐渐走上了独立的舞台。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化,服务越来越专业化,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市场对厂商和终端服务店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我们行业发展既提高了要求,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这个行业更加注重诚信、规范,建立科学实效的标准,树立消费者对我们行业信心。

  汽车用品行业很多企业的规模实力还比较小,不少工厂还称不上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规范,鱼龙混杂,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引导、规范,行业协会尤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虽然历经金融危机,但是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毕竟,中国现在汽车保有量达到了7000多万辆,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今年有望突破1000万辆新车消费,很多车型现在已经卖断了货,供不应求,新车旧车保有量与销量迅猛增长,中国市场消费增长势头仍然非常强劲。

  2009年,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因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而停止脚步。相反,2009年一开始,中国汽车用品行业进入了迎难而上、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行业包括汽车用品行业展现出一幅生机蓬勃的画面,很多实力雄厚的品牌企业开始厚积薄发,逐渐摆脱价格战的泥潭,甩掉一些滥打价格战、不顾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炒货投机企业,凸现出品牌实力企业的后劲爆发力、持续发展力。按照现在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汽车用品市场前景非常良好。

  问:但是也有些企业反映现在总是价格战、疲劳战、混沌战,有些HID企业对前途非常迷茫。

  答:这很正常,在任何情况下,总有好的、不好的。中国汽车及后市场的容量和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大环境决定小气候,这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商机无限。

  但是每个企业有不同情况和优势,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方有出路,比如近年来很多专车专用产品的兴起。以前单纯的简单同质化竞争已经不行了,产品同质化高,恶性竞争自然不可避免,不创新改变思维,那就无法脱颖而出,很容易被淘汰。

  比如飞歌,他有技术优势,而欧华有价格和服务优势,科维有性价比优势,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各有风格,各有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样大家都发展较好。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必须要首要考虑可持续化发展问题。短期炒货的心态、滥打价格战只会将自己打死,很难有更大的发展。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掘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坚持长期作战、永续经营,才是根本的出路。

  问:但现在听说湖南、广西、广州等一些地方,汽车卖得断了货,汽车非常畅销,有的还要买他们的导航或汽车用品,才会排上队买车。汽车消费形势今年一片大好,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有的车型的确销售很旺,但很多是微型车,尤其是1.6排量以下的小车,耗油量小的,这主要是国家政策扶持,买小汽车实施补贴,拉动了微型车提升。所以现在很多微型车、小排量车的销量急剧增加。但这不是平衡发展和最科学的增长模式,是有一定缺陷的增长发展,农村买汽车有补贴,采用国家支持来促进消费拉动,这其实对汽车销售来说结构性不是很合理。到12月30日政策到期后,是不是还是如此?还要看。

  但不管如何,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很好的。我相信,汽车消费发展势头很好,带来的汽车后市场产品与服务的利润与发展空间更大,这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maliyun]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

点击排行更多>>
车行推荐更多>>
东莞汽车网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1-2011 都市风汽车网版权所有 东莞汽车网-网络第一媒体门户网站,关注东莞汽车行业动态!
经销商QQ群:35797966 东莞汽车团购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顾问:王树江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粤ICP备09221017-1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石鼓路段盛嘉汽车城B10号  电话/传真:0769-23125310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换为@)  合作QQ:①19917538 ②286242651 

东莞网络警察网上报警不良信息举报工信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