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分修,七分养的道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终端车主的用车常识,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也随着这种意识的普及而持续了多年的稳固扩张。尽管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不少汽车后市场的商家都吃尽了苦头,但汽车美容养护的业内商家却能依托中国庞大汽车保有量的给养而偏安一隅,成为这个寒冬里相对温暖的一道风景。
经济危机只是让美容养护市场“不过度依赖整车销售”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实单就汽车美容养护市场本身来讲,从长远来看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相对与汽车后市场的其他产品领域来讲,美容养护不是赚钱最快的、但却是发展最稳的。汽车后市场曾经有很多“新产品”让不少从业者赚到了快钱,但这些昔日的“明星产品”大都是昙花一现,来得快去得也快,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优势,电子狗、TPMS、车载MP3等均属此类。而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却以其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持久的发展道路。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汽车美容和汽车养护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圈子。汽车美容主要涉及汽车外部、内部的清洗、车漆保养等方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爱车显得更光鲜、崭新、清洁(代表产品有洗车液、轮胎清洁剂、车蜡、封釉、镀膜产品等)。而汽车养护则更多是指一些添加剂类型的等化工制剂产品(诸如发动机保护剂、水箱宝等),此类产品的主要功效是让汽车运转更高效、更顺畅。从发展模式上来讲,汽车美容商家更偏向于连锁加盟,而汽车养护类产品更多依赖于多种渠道分销。纵观2008年的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不过透过这种平静的市场现象,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汽车养护产品流通渠道日以多样化
在汽车售后市场,一直都有“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几乎所有的生产厂家以及上游大代理商多年来都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渠道多样化的趋势也在这一进程当中变得日趋明显。汽车养护产品作为后市场的快速消费品,目前的主要销售渠道有以下四种:1、厂家——超市或大型连锁店——消费者,这种渠道模式,中间环节少,出厂价格可以高些,一般比较稳定,而且具有排它性,但此渠道进入比较困难,进入成本比较高,难维护。2,厂家——经销商——终端——消费者,这是比较理想也比较传统的经销模式。此种渠道可以控制产品流向,通过终端推荐和广告影响消费者。但经销商和终端对价格比较敏感,关心自己的利润空间;3,厂家——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终端——消费者,这种经销模式是大多数养护品经销商目前经常用的经销模式。只要价格便宜、产品性能适中,在这个渠道模式下,销售量比较大。4,厂家——经销商——加油站——消费者,这种经销模式比较适合发动机保护剂等产品。但是加油站受石油公司的管理,进入比较困难,而且维护成本较高。
高端汽车美容项目日益受到青睐
洗车、打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就是中国汽车美容的代名词,然而这种状况近几年正随着人们养车意识的转变而在发生悄然变化。特别是2008年,国内不少地区都出现了价位不菲、但质量确实可靠的高端汽车美容项目,并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到终端车主的认可。经过了前几年概念炒作的泡沫时期,一些商家真正的产品、技术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沉淀下来,并且引领了一股新的时尚潮流。
尽管近几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飞增,但毕竟购买一辆汽车对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讲都是一种奢侈的消费行为,对爱车进行高效的美容养护是任何一个车主都有的惯性心理,因为车的面子就是你的面子。但在前几年,汽车美容市场兴起之初,鱼龙混杂的各类产品、各种服务让消费者有点雾里看花,再加上消费者被不法商家蒙骗的报道时有爆出,因此在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之前,就已经让很多消费者丧失了信心。纵观2008,应该说是重塑信心的一年,消费者在这一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理智,更加具有判断力。
日常初级汽车护理DIY趋势渐显
其实在国外,很多汽车美容养护项目都是车主DIY来完成的,这一点从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有明显的体现。这些地区的车主都有相当程度的汽车养护常识和技术,日常的一些简单护理完全可以轻松搞定,并且“自己动手、其乐无穷”的风气盛行。而在国内市场,虽然很早就有各类DIY汽车养护产品的引进,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自己动手的DIY方式一直不被大家所接受。2008年,随着一系列大事的发生,这一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变。先是全球瞩目的奥运盛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不但引来了全球的关注目光,同时也带来了大批绿色奥运专供产品,其中奥运用车的一些DIY产品成为后市场商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借此机会,广大终端车主的消费意识也开始发生悄然改变,自己动手的习惯在逐步养成。另外一件大事便是目前还尚未散去的金融危机,在经济环境不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但车还是要用的,车还是要养的,既然不去外面消费,就只能自己在家力所能及地做,因此也可以说DIY的风行是借了金融危机的“机”。
行业洗牌加剧市场格局初定
业内人士都知道,慧聪汽车用品网的商情杂志就是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的晴雨表,每年都有大批的新品牌、新产品通过它而被广大经销商所熟知,当然每年也会有一批老面孔淡出市场,离开人们的视线,这一点从杂志厚薄程度的变化上就能清晰地得以体现。印象当中,2005、2006应该是汽车美容养护市场最疯狂的概念炒作时期,品牌之多、从业人士之杂乱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然而市场的发展必定还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经过2007年的沉淀、整合,优胜劣汰,2008的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已经相对规范,剩下的品牌数量可能还不及当初最疯狂时的三分之一,但能省下的都已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在市场格局日趋稳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意力放在了客户服务方面,使得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准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尤其是汽车美容项目,与其说是卖产品不如说是卖服务,因此售前、售中以及售后环节的服务竞争将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持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