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配套的城市土地供给却没跟上。从2004年到2008年,市区建设里程仅87.9公里,每年增长率不到3%。四个街道增长率只有1.8%,这说明我市交通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治理:推进次路网建设优化路网结构
东莞是一个分散型城市,总体私家车依赖程度非常高,公交分担率相对比较低。“希望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在出行分担率上能越来越好,减少小汽车拥堵现象。”黄宇东说。
而面对当前局部路段出现较为严重的拥堵,黄宇东透露了一些具体的改造规划。他透露,东莞将推进次路网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在过去的10多年,东莞建成环城路网,中心区主干道路网也基本建成,但次干道密度却不够。“大部分车流是压在主干道上,我们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所以主干道拥堵情况严重。”黄宇东表示,这是由于路网结构所带来的拥堵问题。
针对具体的拥堵问题,黄宇东还透露,东莞大道将重新定位,未来将回归到日常的城市主干道。同时期
望规划一条东面新通道,来分流东莞大道车流,这个叫东城东路连续流。同时,升级改造莞太路、科技路两条道路,以减轻东莞大道的车流压力。
此外,黄宇东表示,目前从东部地区进入市区的通道主要是依靠八一路。莞深高速、东部快速、松山湖大道,三条高等级快速路都汇集到八一路。这让八一路的通行压力非常大。因此,规划部门
提出了建设松山湖二通道,缓解交通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