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或将强制执行
来源:东莞日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近日,央视报道称国家环保部拟提高今年3月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将其由推荐性标准提升为强制性标准。东莞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对整车空气质量控制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不过,尽管标准或将被强制执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标准要求过低,难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车商支持国标强制执行
近日,环保部通过媒体表示,拟将今年3月实施的国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由推荐性标准提升为强制性标准。这一做法意味着,所有的整车企业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否则将无法在市场上立足。事实上,今年年初国家环保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标后,就有消委会以及汽车界的资深人士站出来呼吁,国标应该由推荐性标准升为强制性标准,才能真正起到监督约束作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一个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约束力,不少车企在车内装饰的研发方面避重就轻、浑水摸鱼,造成空气污染。
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东莞汽车经销商们都表示,汽车空气国标的出台将提升汽车室内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而对于国标由推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凡是强制性的标准都对经销商有好处,因为是厂家必须达到的,不存在纠纷空白地带,反而容易处理与消费者的关系,他们更希望标准强制执行后,汽车消费中能够不再产生空气质量方面的纠纷。
消费者对查询渠道存疑
汽车空气质量一直是购车者无法去证实是否合格的一道坎。不少车主都或多或少地对车内空气质量表达过不满,严重的车主长时间驾驶后,感觉头晕、恶心,或者产生身体的疾病。而最常见的就是新车异味,很多新车在提车后的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有令人不适的味道,虽然无法证明是否损害了身体健康,但车主的担心却是少不了的。
“多开窗才是空气净化最好的办法。”东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华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车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车内各种配件,如密封件、橡胶件、塑料件、座椅等不环保化学配方设计;第二个是车内饰,如车内地板、门内护板、车顶棚衬里、窗帘等;第三个是生产中使用的油漆、稀释剂和黏合用的胶水油漆等,他认为多开窗可以让有害气体流通出车外。
国标强制执行后,这种现象是否能得到改观呢?有部分人士觉得不容乐观,他们觉得检测物质种类过少,且测试条件单一。据资料显示,在去年年底,京、津、沪、穗等22地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首次依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展了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结果显示,25个汽车品牌的43个在用车型,车内空气质量状况达标率为93.02%,只有3辆样车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这部分人士认为这是标准要求过低的一个侧面体现,与多数人的实际体验不符,所以即便强制执行,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空气质量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但是闻得到的东西,如果你闻到了气味,但是厂家告诉你已经达标,你也没办法。”车主陈先生认为,车内空气污染与高温天气有很大关系,很多有害物质是在高温的激发下才发散出来,对此,部分消费者表示难以了解标准是否进行过高温天气下的监测。
对于车主个人如何关注自己车内的空气质量,李书福很早就提出,建议主管部门牵头定期对市场上的新车空气质量进行抽检、发布,企业尽可能地投入资金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检测技术手段。消费者还应认识到,车内空气质量和车辆的档次无关,并非价格贵的车内污染就小。事实上,装饰豪华的车受污染的可能性更大。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