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否会“限外”?在昨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领导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明确表示,广州是否“限行”一定要向上报批,目前广州市尚未向广东省申报“限行”事宜。
“年初深圳‘限外’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对于广州是否要‘限外’有一些声音和讨论,请问广州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有没有具体时间表?”对于记者提出的 广州是否会“限外”问题,常务副市长陈如桂还是回应了这一热点话题,他说,“我留意到前几天人大调研的时候,交委和交警部门做了很好的回应,那个回应很全 面,我建议你去看看。”
在会后,面对记者对“限外”问题的继续追问,陈如桂进一步透露,广州是否“限行”一定要向上报批,目前广州市尚未向广东省申报“限行”事宜。
数据显示广州越来越堵 但“添堵”的是外地车吗?
有车主认为,外地车会对交通造成一些影响;也有车主直言, 道路拥堵主要和开车人的素质有关
从2013年12月27日起,广州市交通部门开始对外公布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广州也成为国内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第三个发布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的城 市。记者查阅了去年9月开始至今年上半年的拥堵指数,发现确实是在上升。虽然这一指数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外地车对拥堵造成的影响,但却成为“限外令”出台的 重要参考依据。
日前,记者选取了市内几个交通繁忙路段进行走访,以期看看外地车对交通的造成影响,同时,也采访了一些车主,听听他们对拥堵以及“限外”的看法。
记者观察
交通设计等因素对路况影响更大
昨天下班高峰期,新快报记者特意去了岗顶、天河东路、北京路口三个交通繁忙路段数车。三个点都分别连续观察了20分钟,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三个地段的本地车对外地车比例分别为3.89:1、2.57:1和3.27:1。具体情况如下:
以20分钟计时,记者在岗顶东往西方向共数得660辆车,其中525辆为本地车,135辆为外地车。外地车中,最多的是粤B深圳车牌,共有40辆,其次为粤Y南海车牌23辆,粤E佛山车牌18辆,粤S东莞车牌13辆。
新快报记者在天河东路北往南方向共数得1285辆车,其中本地牌925辆,外地牌360辆。外地车中,最多的是粤B深圳车牌,共有130辆,其次是粤Y南海车牌48辆,粤E佛山车牌30辆,粤S东莞车牌20辆,粤L惠州车牌和粤X顺德车牌共13辆。
新快报记者在中山五路北京路口东往西方向数得666辆车,其中本地车510辆,外地车156辆。外地车中最多的是粤B深圳车牌,共有42辆,其次为粤E佛山车牌30辆,粤Y南海车牌和粤L惠州车牌各18辆。
据记者当日观察所得数据看来,最拥堵的路段并不是外地车最多的天河东路,而是岗顶。据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红绿灯的有效调节、道路设计等对于道路的畅通更 有影响力。以岗顶的拥堵为例,由于华师跨线桥以及龙口东路口都没有设置交通灯,车流在汇聚过程中容易争先恐后,人为地造成了堵塞。而天河东路,由于有了天 河路口的红绿灯以及天河北、天河东隧道的分流,车龙的流速被很好地控制起来,所以即使同样时间通过的车辆数目最多,外地车数目占比率也最多,但是却是最畅 通的路段。
数读
广州近10个月拥堵指数呈上升趋势
广州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于2014年9月5日发布了第一期一周交通运行情况,如果用拥堵指数来表示的话,全天为4.89,平均速度30.46km/h;早 高峰为3.17,平均速度为30.88km/h;晚高峰为6.61,平均速度仅为26.48km/h。这之后,广州经历停车费上涨,但拥堵指数却并未明显 下降。根据市交通信息指挥中心今年6月2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情况显示,全天拥堵指数为6.6,均速29.53km/h;早高峰为5.42,均速 28.44km/h;晚高峰拥堵指数高达7.9,均速25.33km/h,几乎到了“严重拥堵”级别。
新快报记者选取了从2014年9月开始每个月中旬发布的数据,做成曲线图,从走势来看,广州市交通拥堵情况是在加剧的。
■拥堵指数对应路况
◎ 0-2畅通 交通运行状况良好,基本没有路段拥堵
◎ 2-4基本畅通 交通运行状况较好,有少量路段拥堵
◎ 4-6轻度拥堵 交通运行状况较差,路网中主要道路部分路段拥堵
◎ 6-8中度拥堵 交通运行状况差,路网中主要道路大部分路段拥堵
◎ 8-10严重拥堵 交通运行状况很差,路网中大部分路段拥堵
上一篇:长城汽车一个月两次官方降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