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费被误读背后的收费焦虑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9月09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近日,北京市在公布的“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提到的拥堵费引发热议。在9月7日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传出消息:国家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即将公布,包括拥堵费在内的多项分解任务将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排污费也有可能施行。
碎片化和吹风式的消息,迅速被民众解读为“拥堵费细则将在全国实施”。不过,消息被迅速证伪,国家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接受采访时表示,即将要出台的是国家层面的“空气行动计划”(俗称大气“国十条”),其中并没有任何关于交通拥堵费的描述或解释。
误读的背后,有着信息不对称的土壤。自《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发布之后,征收交通拥堵费一直触动公众神经,媒体对征收时间表穷追不舍,而官方却对此三缄其口。北京拟征收拥堵费,其他城市会不会效仿?收费焦虑下,信息不透明,极易触碰到公众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最终,这种收费焦虑在阴差阳错的误读中,由区域化向全国范围的广域扩散。从网络民意来看,关于拥堵费的讨论,几乎成为民生领域最为火热的话题。民众纷纷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政策设计者:收费了,路就畅通了吗?空气就能变好吗?甚至还有舆论质疑“拥堵费全面实施”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成为职能部门懒政甚至敛财的工具。
探究拥堵费被混读背后的公众心理土壤,是很有必要的命题。因为这种焦虑心理的背后,有着日渐深厚的社会土壤。除了真相缺乏、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造成的话语失衡,更多的是,职能部门某些惯常的行政思维和管理路径,很容易让身处焦虑中的民众产生误读和误解。
“以罚代管”、“以征代管”的行政思维范式下,民众几乎是要“闻费色变”了。无论是底层执行还是顶层设计,不少时候都能看到让公民为公共管理缺陷交费埋单的魅影。就拿交通治堵来说吧,城市道路拥堵的实质,是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与道路资源稀缺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路权不平等。也许,道路资源的拓展存在局限,但并非只有收费治堵这么一个路径。收取拥堵费也好,车牌拍卖也好,本质上是实现不平等路权上的相对公平。
这种不得已的权利让渡,应该有着强制补偿的性质的,但是收取的这些费用会用到哪里呢,公共交通和环境质量会否因此得到改善呢?会不会像社会抚养费一样,成为“糊涂账”呢?某种意义上,收费焦虑的形成,并不是反对收费,而是忧虑收费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产生食利自肥等诸多影响社会公平的问题。从现实环境来看,不少行政收费最终都收得不明不白,不但无法达成收费治理的初衷,甚至很可能沦为敛财的手段。
各城市的交通状况有所不同,“拥堵费全国实施”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为什么还是引发广泛误读呢?甚至还借一个几乎无关此事的政策来发散和酝酿?常识和理性断裂的背后,难免有着公众受收费焦虑困扰的影子。而要避免这种误读和混读,除了信息公开透明和话语对称,还应该改变政府行政动辄收费治理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在收费模式之下,民众内心的收费焦虑势必郁积成疾。
空穴来风、牛头马嘴的“拥堵费全国实施”,背后是信息的拥堵,也是收费思维下公共管理模式制造的堵心和焦虑。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