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价格“屠刀”下的真实意图
来源:轮语汇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5月13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又一家车企“沦陷”了。
随着上海通用5月12日官方发出自即日起对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11个主力产品系列共计40款车型的全国市场零售指导价进行全面调整的消息后,这场以车企为主导的降价大潮,在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等多家国内主流车企的联手推动下,显得波澜壮阔,并由此宣告了在艰难处境的倒逼之下,车市价格战进入正式的血腥群殴阶段。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整个狭义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为151.3万辆,环比下降9.2%。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去年以来整个车市无法控制的下行如多米诺骨牌般,摧毁了车企对市场的乐观心态,并被迫用疯狂的“压库”行为来粉饰销量数据。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今年3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了67.5%,比2月又上升了16.6个百分点。而4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0.5%,依然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
虽然每年都会有车企官降,但这一次却堪称气势最撩人。不过无论降价和促销手段多么花哨,都无法掩饰车企纷纷举起价格“屠刀”背后的意图,以及今年以来整个车市丝毫不容乐观的现状。
化解产能过剩
巧合的是,目前执行官降的几家车企正是在2014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几位的合资企业。但从今年1季度的销量来看,这几家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放缓。其中,上海大众一季度累计销售约为46.17万辆,同比去年一季度的51.24万辆下降了近10%,北京现代今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27.99万辆,2014年这一数据为28.42万辆,同比下降1.51%。而在刚刚过去的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三家巨头企业销量均出现滑落,分别同比下跌5.6%、16.9%和16.7%。
而整个车市除了SUV市场依然保持着不可思议的激增外,其他几乎是一片寒流,轿车市场已经在2、3、4月份出现连续三个月的同比负增长,这是自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几家车企相继宣布官降,一是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二是释放库存。目前无论是上海大众或是其他车企,他们的产能利用率都是不满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分析师告诉《汽车公社》记者。
众所周知,汽车的单价与产能利用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车市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对汽车的需求量正在逐渐放缓。而产能大于需求不一定意味着产能过剩,但产能闲置无法充分利用,财务成本被加重,造成生产成本整体被拉高的关键所在。国际汽车界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达到75%,为盈亏平衡点。
其实早在去年,上海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就已经对未来新产品和产能之间的关系谨慎表态:“就上海大众而言产能问题不是单纯看总的产能有多少,还要看有多少产品,每个产品有多少规模,加起来之后有多少产能可能会更合理。目前总部研究比较多的也是怎样优化生产计划、调整生产线来优化产能布局。”
随着2015年上海大众长沙工厂的投产,产能增加30万辆,再加上去年已经投产的宁波工厂的30万辆产能,整个加起来上海大众总产能达到200万辆。2014年上海大众完成了172.5万辆的销量,而今年提出的目标是希望超过190万辆,并力争达到200万辆的销量。但从一季度的销量表现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北京现代位于河北沧州以及重庆的两大工厂都已经在今年开工,投产后将增加60万辆产能,加起来北现产能达到160万。在市场整体放缓、车市总体增长率已经低于5%的情况下,很难想像这160万产能如何充分利用起来。
IHS Automotive公司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2010年整体产能利用率为91%,预计到2015年将降至68%,并持续在70%左右浮动,直至2020年。而根据中汽协的预测,今年国内汽车销量为2500万辆左右,与各车企3600万辆的总产能相比,意味着将会有千万辆汽车的产能被闲置。
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就连一向价格坚挺的大众,也扛不住了。
为经销商发牌
自2014年以来,整车厂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数家4S店的退网事件以及集体性的反水,而被尴尬地摆上了台面。说到底,双方是利益共同体,经销商日子紧张,自然无法任由车企过得风光。
而越来越重的销量任务,已经致使部分汽车企业对经销商失去了价格控制力,市场上的降价早已是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当竞争越来越剧烈时,经销商不得不以杀鸡取卵的方式以价求量,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新车上市时,“市场指导价”被人讥笑失去意义的原因所在。
尽管数家主流车企已经抡起了降价的屠刀,但最新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0.5%,依然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而分析人士认为,经济放缓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车市增速放缓,中国车市已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2014年有过半车企未完成任务,唏嘘之后,是2015年多数车企制定出了10%~20%这样的以稳健为特征的年度增长目标,但,市场情况变得比想象中更糟糕。
既然车企不进行官降,经销商同样会选择无底线降价,那为什么不以官方形式宣布降价,既对外树立了让利于消费者的形象,又减轻经销商负担呢?虽然《汽车公社》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几大品牌官降消息已经公布,但实际车价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至少,官降让经销商手上对价格操作的空间更大了。
“厂家官降为经销商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让后者手上有了一张好牌,至于这张牌经销商用不用,或者什么时候用,那就是经销商自己的选择了。”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孙木子接受《汽车公社》采访时如是说。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