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2007年已经过了一半,也许你还在犹豫着要不要买车。环顾四周,油价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停车费居高不下,停车位继续稀缺。更要命的是,即使你的车每个月基本不用,一个月你也要掏1500-2500元的养车费用。车价是在下跌,但它是否已经到了你的心理价位?是什么让你迟迟没有出手买车,是价格?是养车费用?是交通瓶颈?还是其他的因素?本报记者历时两周,联合太平洋汽车网在网上和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力争还原出消费者在近段时间以及未来一年内是否买车的原生态消费心理,本次调查参与者约1100人,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
头号障碍:养车费用太高
在记者的网上调查中,有36%的人认为“能买得起,但限于10万元以下的车”。这不仅充分说明,买台车对很多人来说不是问题,更说明了目前在广州,市民最大的消费层面还是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车。选择“能买得起10万元-15万元车”选项的市民占了23%,这说明,中级车依然是仅次于经济型车市的另一个主流车型,从而表明广州的购买力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仍然是靠前的。
但能买得起车并不说明这些市民就会出手买车,受访者中居然有55%的人表示自己迟迟没有出手买车的原因是,养车的费用太高。记者采访中也有很大比例的人认为,不买车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养车的费用太高,几乎要占收入的三分之一。
南菱汽车集团副总裁向寒松认为,在没有买车的人群中,有50%以上是受到经济收入这个硬性门槛的限制,很多人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消费汽车的能力。准确地说,汽车的消费对象应界定在有正当职业和稳定收入的成年人这一范围中。但由于收入的多元化,月工资达到多少才可以消费汽车,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家庭月收入至少达到1万~1.5万元,买车才会比较轻松。在剩下的“无车族”中,绝大部分又是因为没有用车需求而没有买车。比如公司中的普通文员,或者工作地点很固定、每天在家与单位之间“两点一线”生活的人,买车就不是很必要。
二号障碍:买车不如打的士
太平洋保险公司某分销点经理崔先生的月薪5000元左右,他早就看中了几种车型,但目前仍在犹豫。原因有三,其一,堵车麻烦,还不如“打的”快。加之每个月1000~2000元的保养费,买车不合算。其二,车辆保管是个大难题,停车位很难找。崔先生说,买车在经济上的问题不算大,要是堵车和车位的问题解决了,他就会买车。
做二手车生意的周先生月收入7000~8000元,但暂时还没有考虑买车。他主要考虑现在车位紧,又容易塞车,而从家里到自己的店铺,乘公交只需30分钟,打的在10元钱左右。
专为市民提供购车咨询以及用车维修服务的广州市一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先生分析,一般而言,看车却不立即出手买车的,大都用车需求并不是特别迫切、用车频率也不高。如何让这些人出手买车就是车商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号障碍:等待降价、期盼新车
本次调查中,有44%的人表示,汽车价格不稳定,还没降到心理合适价位,也让不少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迟迟没有出手。
南菱副总裁向寒松认为,这部分人群有五种心理:一是他们认为“买车不划算”,还不如坐地铁或坐公交车,又方便又省钱;二是,他们认为将手中的钱投资买房更合算;第三种就是他们想等车价降得更低一点了再买;第四种是,他们看中了某一款新车,等新车出来再买;最后一种心理就是部分市民追求买车“一步到位”。由于看中的车比较名贵,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购买,所以就选择了先不买车。
东莞捷达通总经理莫秀娟补充认为,由于今年的股市一度较旺,很多消费者就推迟了买车计划。另外也涉及到一个消费习惯的问题,广州的公共交通很发达,许多家庭几代人都习惯乘公交车出行。
莫秀娟强调,消费者买车与否,主要看其需求的强烈程度。如果用车不是很频繁的话,这类消费者一般不会急于出手,他们会等到价格达到其心理承受界限,综合各种因素后才会做出决定。
期望:千元养车费最合理
较高的养车费用让市民觉得不如用其他的交通工具更为划得来,那么。多少养车费用比较合理呢?网上调查显示,65%的人认为,包含保险、油费、停车费等在内的养车费用如果在1000元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而现实中,一台中级车一个月的大致养车费用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而且68%的消费者还认为,养车费用还会逐渐上涨。
另外,在网上和现实调查中,有很大比重的人表示,停车困难以及塞车严重让自己对买车望而生畏。
单纯的降价就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而出手买车吗,答案显然是没有这么简单。56%的人还是认为车价不能跌得太厉害,否则会连汽车的品质也一起跟着跌了下来。这也是目前业内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作者:车贵远 刘丽萍)
上一篇:美丽谎言购车者最易被忽悠五大招数
下一篇:二次购车 九成的消费者考虑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