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对一个普通驾车者来说,从发现状况,到采取制动措施,这个反应时间通常是多少?你知道吗?说实话,我原本也并不知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常识,我的估计是这个时间的量级应该是0.1秒。
但是,本次北美车展上我终于大长了见识——原来这个时间需要3秒钟之久!3秒钟是什么概念?假如一辆车以108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状况,滴答——滴答——滴答,3秒钟之后他采取制动措施,车子此时已经驶过了90米的距离!原来我们的反应是这么的迟钝!
让我长这么大见识的,当然并不是那些跨国巨头们,而是参展的一家中国本土汽车公司(这里就姑隐其名了)。
“统计表明,司机从发现状况到采取制动措施通常需要3秒钟,而在这3秒钟的时间里,汽车已经失去了控制,紧接着是各种严重后果的发生,而BMBS就是为司机赢得这生死攸关的3秒钟时间。”——这是该公司在新闻资料中的原话。我没有去拿它们的英文资料,但愿里面的内容和中文资料里的不同,否则外国人可能会疑惑,难道中国人普遍都患了某种神经官能症,否则何至于“通常都需要3秒”?!
由于新闻资料中说得实在是不容置疑,而且该公司高层宣称“BMBS”是“世界首创的重大技术成果,将对世界汽车现行安全技术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我几乎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超常,“反应时间”居然不仅不用3秒,连1秒也大大不用。所幸的是,本人从来就有些爱钻牛角尖,觉得看见前面断桥了或者塌方了,还要等车子跑了90米之后才踩刹车,非常不靠谱,于是连带着对“BMBS”——所谓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这一“世界汽车安全领域颠覆性技术”的科学性也产生了怀疑。因为,仍然是经验和常识告诉我,车辆在高速状态下爆胎最大的危险来自突然失去方向控制,所以开车一定要握紧方向盘,而且——恰恰相反,爆胎后不能猛踩刹车,应该慢慢减速,靠边停下。
虽然新闻资料中写得很明白,是“统计表明”的,但这“3秒钟反应时间”的出处仍让我怀疑,后来终于发现是来自郭孔辉院士,不过,郭院士的原话是“汽车从爆胎到失去控制的时间大约为3秒”,这与“司机的反应时间是3秒”可远不是一回事啊。
我真心不希望这家公司车展上的英文新闻资料中有这样的笑话,否则正好为海外那些嘲笑中国汽车企业的媒体和评论家们提供了鲜活无比的素材。(青 主)
上一篇:全球汽车业“第一”的内涵如何变化
下一篇:汽车企业大竞合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