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对于好面子的国人来说,入门级的小排量车买一辆也就够了,如果要换车,排量更大,档次更高的车,自然中级车就成了有车一族的不二之选。国内消费者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消费心理,对于正在遭遇市场寒流的小排量车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尽管有分析认为,小排量车之所以从去年开始遭遇市场的冷遇,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自身的产品品质未达消费者预期。即小排量车面临结构性过剩的难题:不是消费者不需要小排量车,而更大的原因是厂家不能生产出精品的小排量车供消费者挑选。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即便国家对小排量车技术要求和排放标准提升后,满足要求的精品小排量车生产出来了,但是如果后续的是市场需求无法保证,精品小排量车也难免要遭遇市场的寒流。
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厂家应该详细调研各地市场,明确小排量车在哪个城市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重点开拓这批市场。例如,像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就不应该成为小排量车生产厂家重点开拓的市场,因为上述城市对小排量车的需求已经开始下降。
以北京为例,从2002年、2003年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迄今已经历了5年的轿车普及阶段。根据行业调研机构的估算,现在正是“二次购车”兴起的时期,而小排量车多半是初次购车的首选,因此小排量车可谓“对不上销路”。
新华信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调查发现,目前有71.4%的用户认为所更换车辆要比上一辆车提高一个档次,另有21.3%的用户会考虑不同类型的车,只有7.3%的用户会在同一档次车里进行挑选。由此可以判断,二次购车过程中,10万元级别的中级车或将取代此前消费主力———经济型轿车,成为时下购车主流。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购车者选购同一级别的车,不管是小排量还是中排量车,多少都有点“一锤子买卖”的味道。因为下回买新车的时候,排量和价格肯定会有相应提高,因为面子问题在作怪。
因此,即便是精品小排量车,如果没有赶上一个城市的第一波购车热潮,就很可能失去在这个城市奠定市场地位的天赐良机。经历过2005年和2006年的辉煌期后,小排量车热销的势头开始骤然降温,原因就在于原先购买小排量车的消费者,换车的时候都变得对中级车趋之若鹜了。
于是乎,中级车一夜之间取代小排量车,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不管是商家促销大打价格战,还是消费者咨询、厂家排产,都是围绕旗下销售的主力中级车展开。
同样来自北京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针对消费者未来购买车型价位的调查中显示,期望购买20万元以上车的消费者占的比例最多,25.3%的消费者选择高价位的车。调查结果显示,排量在1.6升至1.8升中级车选择比例最高;而从5万元以下的选择比例仅为6.4%也可以看出,一向以低价示人的小排量车,现在并不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有效需求”。
结合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来看,小排量车遭遇这样的市场寒流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汽车厂家不想放弃小排量车这个细分市场,那就可以尝试将市场开拓的重点放到二级城市去。(杨小林)
上一篇:汽车安全走向“和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