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无可争议的自主创新之路,就潜伏于欧美皆“困”我独“醒”的这场危机之中。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之下,底特律三巨头在本已危难重重之中又遇世纪性困境,欧洲巨头也是光明难以再现,只能寄望于这场危机得到解决。
我国车市虽然也遭受挫折,但预计终能保持10个点的增长。而华晨和比亚迪这两家自主品牌受到外资的大单注入,似乎在暗示着危机中我国自主品牌的高安全指数,与危机过后的鸿图前景。外资的指向虽然不能左右自主品牌的发展,但在一边是危机一边是融资的复杂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把握发展方向,如何在逆市中成长?
跨国巨头或断腕或联合以求自保的消息不断传来,但业界对其前景仍然顾虑重重;更有甚者,有论者将“破产”二字已悬在底特律“三雄”头顶之上。在如此窘境之下,华晨与比亚迪受到国际资本的亲睐,实在是自主品牌之幸。如果说麦克库姆斯和火箭入股华晨,是早有谈判在先;那么,比亚迪对股神巴菲特的“大手笔”,应该是未做足够准备的。据称,比亚迪曾试图婉拒巴菲特未果。在外资注入后,自主品牌企业是否会重新制定发展大计,值得关注。但如果能够利用国际汽车业的境况与自身资本的加强,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定是一大利好。也许,我国汽车业的自主创新之路将从某一时间点开始爆发式前进。
近年来,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层面,虽然外资对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仍然没有掌握到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研发、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企不下。而且,期待跨国巨头会把最核心的东西拱手相让,无异于缘木求鱼。几年前有巨头欲参股购危难中的五十铃汽车,条件就是拿到五十铃刚在我国上市的700P中卡。最后五十铃宁可卖掉办公大楼,也坚持自有700P车型,并最终摆脱了困境。
尽管国内业界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各异,我们也认同殊途同归的发展方式,可人们还是期待能够出现无可争议的自主发展路径。技术可以买到,设计可以买到,但买到的毕竟是晚于国际同业最前沿一代两代甚至三代四代的过时东西。长此以往,自主创新就会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永远实现不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从目前来看,华晨、比亚迪已经获得了新的资金,奇瑞也改制为股份企业,在欧美巨头危机重重、国内车市尚可接受的大环境下,我们能否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往大里说,是拯救全球汽车业于将倾;往小里说,为企业自己找到突破瓶颈、华丽转身的平台。也许,无可争议的自主创新之路,就潜伏于欧美皆“困”我独“醒”的这场危机之中。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侯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