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世贸组织还没有最终裁决,但从以往的案例看,专家组的意见和最终结果之间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一旦WTO作出裁决,那么四部委的零部件管理办法将作废。
现在,大家在讨论到底我们有没有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定和入世议定书的条款。而我倒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件事的结果,因为结果带来的影响比讨论事件本身更有意义。
道理很简单,我们加入了一种游戏规则,那么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只能按制定好的规则行动,二是只能遵守规则解释者的裁决。我们既不是游戏规则制定者,也不是规则的解释者。讨论结果意义看来不大。
现在可以分析的第一点是:结果是怎么造成的?
2001年入世协议在汽车产业的条文上是有后遗症的。零部件管理办法的出台得益于某些条文的不确定,现在也因此而被人抓住把柄,尝到苦果。可谓成也条文败也条文。
因为条文的模糊,非关税壁垒、国产化我们不提了,改成本土化和近似整车零部件,但人家不和你玩儿文字游戏。欧盟和美国一直在寻找中国制造带来的贸易不平等证据,从新闻纸到服装,再到打火机等等。但没有任何一种产品能和汽车相比,拥有漫长的产业线,和数万种零部件带来的丰厚利润。因此,规则的制定者和解释者有能力来认定你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它不会听任何文字上的东西,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纠纷的结果必然导向中国在设置壁垒。它也可以利用文字来做游戏,而这种利用是有效力的。
按照常理思维,如果我们当初谈判的时候就强调零部件近似整车的问题,此时的一切不就成了伪命题了,可惜错了。
2001年入世谈判堪称经典,当时间被限定,程序仍然复杂的时候,高瞻远瞩的判断集中在最高层,所有产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已经被缩小,而国家的利益,经济全局的利益被放大。当时很多人在哭诉,不能引狼入室!江铃的孙敏说“一百个中国企业组成丐帮有什么用?”零部件企业也抱成团儿要向中央进言。如今,七年过去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从当时的数亿美元变成了万亿规模,强国梦在外部世界的挤压下反而获得成功。尽管争论还在,但一个汽车产业不正是因为外资的进入,关税的降低而兴旺起来的吗?外资该来的都来了,自主品牌才被准许上目录抵抗洋品牌,现在已经与欧美和日系车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合资企业中方也拥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力量。
接下来可以分析的第二个问题是,结果是否可怕?
任何限制政策本身,都要被另一种因素所限制,这就是时间。国产化也好,50%股权比例也好都是在缺金钱少技术的时候才有意义。放在今后就可能成为成长的负担。因此,我们往近看,应该着眼于世贸谈判过程中的学习;往远看,应该着眼于从世贸新一轮谈判中能得到什么。比如原产地保护,不仅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需要,发达国家也需要。美国和欧盟正在研究发起新一轮原产地规则谈判。尽管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工业,但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新规则可能会这样叙述“一个产品40%的工作在中国进行就算原产国,反之则不算。”如果简单的看,这不正是我们零部件办法想要,而尚未达到的目标吗?
再往远看,中国制造带来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入超是不是要依此重新计算,最后的结果会不会重新改中国制造威胁论呢?毕竟我们很多出口产品是国外定牌设计的。
这样看来,输一个零部件办法的官司也许真得没有想像中那样糟糕。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频道 作者:《财富时报》汽车版主编张炤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