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条件造成运输大动脉某些路段堵塞严重
新华网北京2月3日专电 南辰观察:汽车社会如何应对极端条件的挑战
新华社记者南辰
近段时间,由于极端气候条件造成路面结冰严重,京珠高速公路等运输大动脉的某些路段堵塞严重,大批车辆和人员滞留在路面上。虽然50年不遇的罕见雨雪冻害是造成这次灾情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反思,汽车社会应当如何科学应对各种极端条件的挑战。
交通部有关负责人曾在去年11月介绍,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45.7万公里,路网密度达36公里/百平方公里;预计至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5.3万公里。这说明,支撑我国汽车社会运转的交通路网硬件建设已经取得非凡成绩。但是,我们也要从南方这次雨雪冻害天气造成的严重后果中认识到,应对道路交通受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灾害,有关部门还须未雨绸缪,加大对公路交通气象的重视程度,并加快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和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建设。
据专家介绍,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通过对交通流和环境数据(温度、能见度、降雨、降雪、地面的潮湿度和是否结冰)的检测,确定最高允许车速,发出大雾、结冰和下雪的警告信号,判断是否堵车并发出相应指示。德国的交通统计显示,采用这样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可以减少20%-30%的交通事故,减少30%-50%的严重后续事故,减少60%的交通死亡事故,减少20%的交通堵塞,提高20%-30%的通行能力,减少20%的行车时间,减少20%-40%的尾气排放。
当前,国内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在对路面车流情况智能化的信息采集、遭遇突发情况后提前分流疏导车辆、对气象灾害的应对预案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肯定的是,应对南方这次极端气候条件造成的灾害,江苏等地果断决定,要求境内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一律停止收取车辆通行费,这体现了管理者的大局意识。实际上,这种大局意识也应当被更多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借鉴。
举例来说,在北京机场、八达岭、京石等高速路的高峰时段,排在收费站前等待交费通行的车流有时长达几百米。在收费者眼里,每车5元-10元的通行费是“大数”,是一定要收的。可是,要想明白他们收上的那点钱与交通拥堵造成的尾气污染、社会时间损失相比较哪个更重要,就需要有大局意识。
不久前,北京媒体报道说,北京市有关领导表示,在购物高峰时,如果商场运转不开,提议所有大商场的停车系统都免费,以免造成交通堵塞。这同样是个好的信号。与此类似的还有去年北京交管部门和保险部门联手推行的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等。这些从大局着眼的举措都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汽车社会极端条件的挑战。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