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城中的热话莫过于如火如荼进行中的“两会”,许多来自汽车界的政协委员对于汽车业的变革都提出众多建议和意见。委员积极参与讨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没有消费就没有发展。面对眼前的众多困境,那些来自汽车企业的政协委员都不约而同地提该如何刺激汽车消费、增强购买力的建策,如有委员提议用4000亿元的闲置住房公积金来买车,进一步扩大内需,但细想来,这种做法有点欲通过国家政策来为企业谋私利的嫌疑。
同样地,本土品牌也经常在埋怨国人不支持自主品牌,当然更不同意自己技术水平落后。巴菲特跟某自主品牌的老总说:“你要是把产品出口到美国,把电池带来就行了,汽车就免了。”可见中国的汽车在国际上是处于怎样的一个水平。参加过几次国际车展就能让产品走出国门?就能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国汽车技术究竟到哪个水平?在3·15来临时,那些投诉质量不过关、安全性差的很多都是发生在自主品牌车的身上。由此,真诚地面对现实,好好发力提高内功,这才是争得市场的最有力武器。
笔者在研究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后,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与汽车相关的泊来产品到中国以后就严重变质。以日系车为例,质量最好的产品都会留在日本本土销售,紧接着是美洲版、中东版、澳洲版,最后才是在中国销售的亚洲版。品牌的核心技术永远是机密,中国组装只能购买技术和生产配件,致使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是全球销售产品之中质量最差的,而且淘汰几年的产品来中国都可以当新款,雅力士就是一个例子。另外,NCAP本身是检测车辆安全系数的一个系统,其是车辆安全的基本要求,来到中国以后变身为C-NCAP,成为了厂家向消费者宣传的工具,这样的汽车工业文化何以谈发展?
随着“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等真正扶持自主品牌企业的措施出台,或许在一定时间内能起到适度的促进作用,但自主品牌的发展除了需要机遇,更需要转变思路。不能只关心产品能否卖出去,而不考虑为什么设计、质量方面都得不到认同。国人想把开自主品牌车作为民族的骄傲,目前已到了恨铁不成钢的地步,但这些车企像中国足球那样让人揪心,而不是像乒乓球那样扬名海外。
经常用发散性思维想把汽车企业搞活,如有企业大喊现在要做甲醇汽车等有点过早,没回归本职的基础建设方向,怎样变都是徒劳。企业、产业的生命力能否长期旺盛,并不在于如何拓展产品数量和市场占有率,而在于固有产品的质量是否得到保证,如果连最基础的这点都没能做到,再多的政策措施都是徒劳。 (本文来源:南方网 作者:叶伟贤)
上一篇:零部件业“很差钱”
下一篇:创意匮乏我们失掉想象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