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网易汽车频道编辑的约稿电话,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为吉利和比亚迪的“1000万”写点东西吧。也许在四川地震的危难关头,来讨论企业“大手笔”赈灾背后的商业逻辑有点不人道,也肯定会招致部分网友得板砖,但是我还是想说:自主品牌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才更显得中华民族的血脉情深。
我们不能否认,包括大众/本田/丰田/通用/福特和斯巴鲁等跨国公司的国际援助,同样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而且与本土企业捐钱赈灾一样,其背后的商业动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也不能否认,以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哈飞和奇瑞等具备国资背景的企业,他们的慷慨解囊同样是雪中送炭;但是我们更应该铭记:以吉利/比亚迪/力帆等纯民营企业为首的阵营,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在一线,这点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联系到如今的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最大支柱往往来源于民间的事实,可以说比亚迪和吉利等民营企业的崛起,使国内多年持续推行市场化经济的结果,因此出现今日的局面,就只能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在这一点上,笔者深感欣慰,因为民间的力量是源源不断地,无论在怎样一个时代,只要民间有财富,社会公益和慈善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如果联系到,10年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竟然为了一张进入轿车门槛的“准生证”而数度奔走呼号时,今天吉利的壮大就尤其值得珍惜。也许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李书福“汽车疯子”爱作秀的脾性,但是很少人知道他背后造车的辛酸:吉利造车的目录,竟然是通过收购四川某濒临倒闭的车厂才拿到的。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厂子以前居然是生产囚车的。
比亚迪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电池大王王传福才最终得以进军轿车领域。不过,比吉利李书福更幸运的是,王传福从一开始就没有对政策抱有幻想,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人,王更相信资本的力量:既然钱能办到的事情,我就直接拿钱去买。通过收购秦川,王传福带领的比亚迪王国,最终实现了从电池/IT到轿车领域的华丽转身。
从吉利和比亚迪的成长里程不难看出,制度和政策对于资本的控制力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两个民营企业如出一辙的发展轨迹,也在某中程度上反映出:民间资本比国有资本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就如岩石缝隙中的松树,更能适应残酷环境的挑战,这也就是李书福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的:中国造车的最终出路还是民间,民营车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引领中国车企走向世界舞台。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一汽和上汽及其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产品,对与普通消费者而言似乎更具吸引力。在购买民营车企产品时,普通民众一个典型的忧虑是,这个企业还能支撑多久,万一要是哪天突然倒闭了售后服务谁来负责?说白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中长大起来的中国老百姓,心头对国企产品的“消费偏好”始终还是挥之不去。
或许这是一种莫须有的因素,但这正是吉利和比亚迪一时还难以为大多数消费者认可的根本原因。一个反面的佐证是:在某段历史时期,奇瑞产品上标注“上汽奇瑞”,结果是消费者会更放心购买(买回去以后出现问题那是后话)。因为购买它的人会有意无意的认为,上汽是个大企业,又有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技术后盾”,因此“上汽奇瑞”产品从品质上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消费者之所有产生这种无法用理性去解释的联想,归根到底就是品牌联想在起作用。这就像提到宝马和奔驰,人们心中都会闪过“豪华/高档/先进”等形容词一样,因为他们都是有钱人消费的高档轿车品牌。
在品牌建设上,后起的吉利和比亚迪都面临着不可逾越的瓶颈。尽管国内仍然不乏自主品牌的支持者,但是在每年卖出去的数百万辆汽车中,仅有不到1/3的属于本土汽车品牌,另外超过2/3的份额还牢牢掌控在大众/丰田和通用等洋品牌手中。相对于10年前的中国市场,目前自主品牌发展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可是没有人能保证,在洋品牌的下一轮进攻中,本土汽车行业不会重蹈手机行业的覆辙?!
在品牌建设上,以比亚迪和吉利为首的本土车企依然是任重道远。
联系到此次吉利和比亚迪大手笔赈灾,这在两家企业的品牌建设史上绝对是值得书写的一页。很显然,企业这样作的目的没有那样多的商业考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行为在为灾区一线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警醒,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本土企业,为何不能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对象。笔者可以大胆预测,包括吉利和比亚迪在内的本土汽车品牌,在历经四川地震考验后,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都将飙升。
至少灾难过后的四川地区,那里的消费者会更信赖这两个品牌,至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我想大家都应该能感受到。
最后需要再次声明的是,企业的每一个决策(例如为灾区捐1000万RMB)并不都是冲着利益来的,但是这并不代类似的决策就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是这样的收获是企业预先没有想到的罢了。(笔者系《中国经营报》记者杨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