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研究和量产方面,自主品牌和国际巨头的差距比传统汽车业要小很多,新能源汽车也许将重定国内自主品牌起跑线
“汽车领域里我们是学生,电池领域里我们是老师”,“我们希望通过电池技术废掉变速箱产业”。
|
比亚迪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已经落后于发达国家,短时间内难以与之匹敌;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在汽车巨头们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之前,中国汽车厂家与国际汽车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
自主品牌掀起新能源热潮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于新能源都有浓厚的兴趣,从在电池方面有所造诣的比亚迪、到发展势头良好的奇瑞汽车、还有上汽、长安、吉利、海马、力帆,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企业目前都对外发布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或者发展计划。
比亚迪宣称掌握了铁电池技术,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双模混合电动汽车F6预计于2008年推向市场;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奇瑞推出以奇瑞A5为平台、匹配混合动力系统的奇瑞A5BSG、生物柴油动力的新车型V5和匹配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B11;吉利在杭州车展上宣布全面启动未来五年中长期节能环保汽车开发规划,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开发五款混合动力轿车;长安汽车日前推出混合动力版MPV杰勋和HEV混合动力汽车;海马股份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H12纯电力驱动概念车,力帆汽车也展示了520混合动力车;上汽股份确定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定名“上海”牌,已经开发出代用燃料出租车和大客车及轿车,计划到2008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小批量生产……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能源汽车开发,自主品牌一拥而上的原因很简单,在油价上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推出环保、低耗的新能源汽车是必然要求,谁能提前掌握核心技术、将之投入量产,谁就能提前获益,抢得市场先机,此外还能借新能源发展之名,显示自己的技术,树立一个良好对社会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11月1日,《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生效,规定今后生产新能源车必须通过发改委审核,必须掌握相关核心技术。《规则》对这些生产企业设定了15道准生门槛,其中一项是,企业需要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才能进行生产。同时《规则》还将新能源汽车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技术阶段,其中起步期产品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在批准的区域、范围和条件下进行示范运行。应该说,《规则》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下一篇:靠发展新能源来缩小国内与国外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