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与集团
在目前的阶段走一条怎样的自主创新道路,诸多合资公司都在苦苦探寻,“模仿-学习-创新” 几乎是共同的路径,但真正用心在学习的,并不多见,而真正能自主创新的就更鲜见。
在一汽、上汽、东风、长安这样的集团中,往往是在各合资公司之外,集团自己保留一块领地或重新辟出一块,建各种研究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常见这样的情景,大集团名下的各合资公司有自己的研究机构,集团自身又有自己的研究机构,这是“幻想”破灭后不得不为之的自主路径之一。
合资的最初的本意是几大集团下面成立多个合资公司,通过合资公司对外方技术的学习、吸收、消化,最终转化为集团的技术或者说中方的技术,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实的状况是各合资公司在集团名下越来越独立,技术的外溢性极小,很多集团醒过神来后,开始强化自己的研发机构,自己重下决心搞自主研发。
举例说明一点就破。比如一汽集团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但一汽集团想通过这些合资公司学到或“拿到”真正的核心技术,事实证明已经行不通。红旗的研发,还是要靠一汽自己。速腾上市时,一汽大众也宣称是自主研发,但是,此自主非一汽真正的自主;奔腾是一汽轿车的产品,作为一汽自己的结晶,是国内惟一一款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但自主品牌与自主研发还是有区别的,其上市宣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奔腾采用了日本和欧洲汽车技术中最先进的部分,吸收了中高级轿车的车身设计、主被动安全技术……”,这说明奔腾是自主研发,但不一定是完全自主研发。
再看上汽,上汽有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上汽集团自己搞出了什么车没有呢,不多,有一些新能源及混合动力试验车,至于轿车(以前有个上海牌),是等上汽汽车成立后,才从罗孚那儿弄到了荣威,但这毕竟还算是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有自主品牌及自主知识产权。
东风又怎么样呢?东风有东风日产及神龙等合资公司,但东风自己自主研发的还是一些中卡重卡、专用改装车等,以前还弄出了一个东风小康;长安也一样,想从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那儿“拿”东西,难,自己也搞研发,弄出了长安奔奔。从东风小康及长安奔奔就知道其中的差距与无奈。
从各个车展的参展、布展情况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往往是大众、丰田、奔驰、通用都以自己的“大品牌”出现,带着一些合资公司参展,而很多集团参展却往往很尴尬。到头来一汽还是带着红旗参展,当然可能放几辆宝来,但看看大众的展台是如何庞大?长安还是带着奔奔参展,也许放几辆嘉年华,但看看福特的展台是何等规模?
还是一句话,没必要将自主与合资对立起来看问题,但也别忘记了——集团自主研发与合资公司的研发,虽有互通互融的方面,有学习借鉴的成分,但这种区别与独立性是现实存在的。
这样就明了了第一点,集团的自主是集团的自主,合资公司的自主是合资公司的自主,这是两码事(虽然公司及产品是归在集团名下,但自主技术不是简单挂名的事);第二点,合资公司如何自主?虽然很多合资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自主”研发,但大部分还是在外方技术统领下的适应性改造、改款。
有一点要看到,合资公司中的中方力量,目前在管理、流程、制造与质量控制方面,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点不容否认;但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技术被外方掌控,又因为参股方(外方)本身的利益考量,不想要合资公司自身过多地自主研发,所以,合资公司的自主路线一直不太明了,走得也不顺畅,而且也没哪款产品是合资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
但是,海马3的问世,却意味着在这方面可能有所突破,不起眼的海马汽车很可能闯出一条合资公司真正的自主路线——自己牢牢掌握品牌决定权、采购权、整车销售权,直至最终摆脱合资方的技术控制,走上与外方平起平坐的“合作”道路直到真正自主。这正是海马“蓝色革命”的意义所在。
海马3的意义不在产品本身
6月6日,记者参加了海马3在北京的上市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海马3的市场售价,其中1.8L手动标准型售价10.38万元、1.8L手动豪华型售价11.68万元。
海马方面宣称,海马3的竞争对手是马自达3、福克斯,甚至是思域、速腾等,很多媒体也进行了大量分析,认为这价位对伊兰特、凯越偏高,将马自达3及思域、速腾等列为对手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其实,分析所谓对手是谁没有任何意义,价位既然是10万元-11万元区间,那其辐射范围就对9万元-13万元上下的车型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影响是相互的,至于谁是对手不重要,也没有意义。
看一下全国各地市场的销售排名就会发现,某款车在别的地方不受欢迎,却可能在另一地卖得很好,不管是谁,只要能闯进轿车领域,还是能分一杯羹的,这也是江淮、长城、双环、福田、柳汽、长丰、众泰等企业目前仍拼死往里挤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既然要分羹,新车型可以看成是所有已有车型的对手。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宣传海马3采用了激光焊接、激光检测、空腔注蜡等先进技术,这也没多大意思,现在的车型技术宣传,一列可以好几页纸,不就一款10万元出头的车吗,那100万元以上岂不要写成“天书”?至于是不是10万元级的轿跑车,更不重要,是“轿”还是“轿跑”,都是一种炒作概念而已,就像丰田卡罗拉的“5米印象”一样,只是一种炒作,卡罗拉真有那么神?实际上,丰田登顶之后就是神话破灭的开始。
海马3的意义不在产品本身,值得关注的是其自主努力,再联系到海马今年起改换车标,弱化马自达影响等一系列动作,就不难发现,海马想成为独立自主的海马,这才是关键所在。
海马3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海马3是海马汽车首款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发的产品;第二,海马汽车对海马3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项目累计开发时间达42个月,共耗资4.95亿元;第三,海马3是在海马汽车自主研发的全新H1平台上,开发出来的首款产品;第四,海马3搭载了海马自主研发生产的HA-VIS-1.8高性能发动机。
能做到这些自主努力的,在合资企业中几乎没有,正因为是一家合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标本”意义才值得关注——它可能开创出一条合资企业的独立自主新路径。
独立与自主
记者注意到,海马3的开发过程“整合吸收了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在意大利、德国与英国按欧规标准与作业流程完成了外观设计、工程设计、样车试制、底盘调校和综合测试。”这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海马3是自主研发,具有自主品牌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第二,研发技术不一定是完全自控,是否有马自达研发力量的“影子”目前不知道,但可能有国际分工与国际研发机构的参与。
有一点可以明了,哪怕有外部影响或外部力量的参与,也不影响海马的“独立运动”的方向,更不能阻挡海马的自主之路,关键在于控制权,而这一点,在分析海马多年的历程及运作过程后就会发现,海马一直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及自我发展道路的控制权。
记者跟踪海马多年后发现,一向低调的海马其实有很复杂的发展历程,更有着极其复杂的资本运作过程(本文不涉及这块内容),中方力量不仅控制了品牌、采购、制造,而且控制了销售权,其自主的研发努力又使海马正逐步摆脱马自达的技术控制,而其部分高管通过资本运作及参股,牢牢掌握了企业或相关企业管理的主导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海马才有了逐步谋求独立自主的“基因”。
先看看海马的发展路径,1998年,海马冲压厂成立;1990年,更名为海南汽车制造厂;1992年合资公司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组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海马宣布第三次创业,全面走自主发展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海马不仅逐步摆脱一汽的控制,而且也逐步摆脱对马自达的技术依赖。
在这么多名称变更的背后,实际还隐藏着海南汽车制造公司、海南马自达销售公司、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影子,而这背后不仅有资本运作,也有销售权及控制权的争夺,这其中错综复杂,此处不一一展开。
仅就其与一汽的关系而言,M6的生产权、一汽资金投入缺失及销售权争夺等,都使海马与一汽矛盾重重,在股权上海马也逐步寻求掌控,1998年2月,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时,一汽持有51%的股份,海汽持有49%的股份,一汽取得控股权,海汽取得轿车牌照;2004年2月,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海南省政府持股2%、一汽占49%、海汽占49%;后来,海南省有关方面通过减持,最终使海马股份享有海马汽车50%的收益权及51%的表决权。
在与马自达的关系上,海马也有自己的打算。1997年,海马就确定了自己的企业标识,到今年,这一标识已正式取代马自达标识成为海马车标,这步棋可谓深谋远虑;2003年,海马上海研发基地成立;2006年3月,海马汽车发动机厂投入使用,开始自主生产1.6L、1.8L及2.0L发动机。在配套方面,与11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配套体系;2004年8月,海马一期工业园落成,园内有8家零部件配套厂提供冲压件、仪表板、方向盘等零部件;投资32亿元的二期工业园内有15个项目为外来独资项目,配套包括板金件、减震器、电子转向系统、汽车空调等。2007年2月,海马汽车研究院成立。
可以看出,其配套、发动机研发及整车平台开发等,都是逐步发展、逐步壮大,直至最后能够自主。
海马方面表示,在与马自达合作的16年里,“在开方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保持自主,是海马不变的原则。”
并不是说所有的合资公司都要谋求独立才能自主,“在学习中保持自主”,很多合资公司也这么说,问题是真正坚持、最后做到了没有,这也许是海马带给业界的启示,也是中国其他合资公司需要反思与认真揣摩之处。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曾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