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年终奖来了,车市也如期地火了起来。忙碌的一年过去了,辛勤的人们犒劳一下自己的想法开始萌发了。
当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必需品走进千家万户,“无车不欢”的说法开始流行。无论是换车还是购新车,议价无疑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
现象:友情价
“熟人买车价格未必低。”有资深销售人士透露,在销售微利的年代,销售很微妙,有时候卖给陌生客人的价格,比友情价还会低。该人士分析,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现在不少商家的盈利主要通过达到一定的销售量,以返点的形式来实现,单品的利润已经相当低。熟人购买一般不好意思讨价,所以给一个略低于市场的价格,感觉就是尽了本分。但当碰到精明的顾客,为最终完成交易,少赚一点甚至不赚的情况却时有发生。
解密:汽车售价为何高低不一
业内人士分析,造成价格不统一主要有三大要素造成。一是厂家最初的定价过高,导致新车降价成了必然。由于地域性差异,销售量和经营成本等均不一样,因此市场上销售的汽车价格各有不同。二是由于售价不同,销售人员的提成也不一样。由于汽车产品的销售周期比较长,回头客的几率较低。销售人员均希望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卖给你,获取更多的提成。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4S店销售员提成的高低,完全由售价的高低来决定。例如,市场价格为15万元的车,14万元卖出,提成是1000元,而以13.8万元卖出,可能提成只有500元。第三是销售人员级别不同,价格权限也不一样。因此,要想获取低价,必须把握价格的底线,并以此向对方提出合理的让利要求。
准备:向厂家确认经销商资质
确定购买一款车后,必须做好两个准备步骤。一是向厂家了解当地哪些商家是正规授权销售点,哪些是代买的。这两者之间还是有比较大区别,他们提供的售后服务也不一样。千万不要在车城一转,人家说是授权就授权。二是了解厂家当地的销售政策以及厂家的指导价格。一些品牌对各经销商的经营区域是有限制的。以佛山为例,个别厂家给当地的经销商划好了经营权限,例如顺德区的经销商不能卖给南海区的消费者。不过这个都不影响你的购买,即使是不准跨区销售。在询价时,可以先声明自己是他经营范围的区域,套个低价还是比较容易的。
筹码篇
表现较强购车欲望
买车时,优惠幅度多少与你的诚意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购买过程中,要表现出较强的购车欲望,并表示价格是决定购买最主要的原因,这样销售人员才会将底牌告诉你。一般在第一次问价的时候,商家是不会轻易把底价告诉你。通常在你去过三四次以后,商家的价格才会慢慢逼近底线。
买车是一件大事,当选定某款车型后,建议不要一个人去砍价。在表达足够诚意的同时,在讨价还价时候不要表现出一个人就能作主。要做到两个人都能作主,但又要依赖对方意见。在未了解底细的前提下,千万不要用肯定的口气与对方谈条件,否则对方一下爽快答应,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提的要求太低了,以至于没有反口的余地。最好自己说不能完全作主,即使答应了也能反口。买车的机会也不多,赖着能降点,赖下又何妨。买车的时候,同去的两人也可适当演演双簧,例如一个坚持要买,另一些人坚持说要去买竞争车型,促使商家放点血。
值得提醒的是,购买时,一定要货比三家,千万不要尽信一家销售人员说如何申请低价的言辞。许多销售人员的表演功夫非常熟练,转个身再出来就是跟领导请示,事实上他的权限还可以给这辆车再降个半年油钱。购买想省钱就要费点心思多跑跑,多用点诚意与销售人员侃侃大山,最后低价自然就出来。
秘技篇
秘技1 多方谈价法
在购买时,货比三家后,选择最低价的一家的条件再降个两三千元与另一家谈,如果另一家同意了,可以在此基础上再降点与第三个商家谈,多方谈价后,低价最终会浮出水面。以佛山为例,4S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个别品牌的数量已经是六七家了,已经不存在分区销售说法,消费者大可在不同商家之间多串串门,用A家的优惠再降个三五千元来与B家洽谈。也许,你会省下大半年的油钱。在讨价还价中,比较忌讳用肯定的语言表达,“例如便宜多少就要。”必须学会用“我作不了主”的谈判技巧。
秘技2 让礼品折现
一般情况下,商家提供的礼品一般不太实用,而且赠送的价值水分非常大,消费者可强烈要求商家折现。实在不行的话,至少得换成有价值的礼品,例如换成“油卡”等。
秘技3 给业务人员打电话
每一辆车的销售与销售人员的收入息息相关,当你了解的汽车价格已经接近底线,用点诚意给业务员一个电话,或多或少能争取到一定的利益。
秘技3 看竞争车型价格变化
除砍价外,选择合适的时机出手是省钱的关键。一般而言,热卖的车型均有竞争车型,在购买时,应多关注竞争车型价格变动。如果近期竞争车型有降价动作,估计自己心仪的车型离降价也不远。
提醒篇
一、砍价对象须有良好信誉
砍价的对象必须是有良好信誉的经销商,否则即使便宜了两三千元,购买到一辆被长期用于试驾的翻新车辆,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交易。
二、不要随便转变选购对象
购买不要随便换目标,如果销售人员推介的车型真的比此前看中的更合心意。建议货比三家后再购买。
三、理智慎待新车
年末的车市,无疑是汽车新老交替最繁荣的季节。透过近几年汽车价格策略,“高价开路”无疑是商家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假如你买车比较在乎银子,建议大可不必凑新车的热闹。
业内人士指出,新车的定价,是一种价格策略的试探行为。厂家在设计和推出一款车型,除了热炒卖点外,不知道市场的反应程度会怎样。所谓前期的市场的调查,大多也只具参考价值。于是,探路成为了新车的定价标准。而定价前,厂家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降价。市场反应好的,价格就会一路坚挺。市场不好,就变成了厂家的让利优惠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