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的崛起
广汽集团的成功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成功,主抓过汽车工业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曾这样表示。
1998年7月,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本”)在广州标致的废墟上成立,成为我国1994年颁发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之后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并在成立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盈利。
广本的成功奠定了广汽集团发展的基础。在加入WTO之后的第三次合资浪潮中,2004年9月,广汽集团和丰田汽车合资成立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丰”),改变了单纯依赖广本一家的局面。广本和广丰构筑起了广汽集团的乘用车板块,并为其贡献了绝大部分的销量和利润。
在此之后,广汽集团顺应汽车改革的步伐成功进行了国企改革,理顺了下属企业的资产关系,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商贸、零部件、摩托车板块齐全的现代汽车集团。
广汽集团的成长历程也是第二梯队长安汽车和北汽的成长缩影。“三小”之一的北汽早在第一次合资浪潮中就组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汽在加入WTO之后的第三次合资浪潮中,又陆续成立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2007年北汽产销汽车超过70万辆,销量在国内汽车行业排名第五。
同样凭借“两微”的行业地位,长安汽车相继和铃木和福特合资,成立了长安铃木和长安福特马自达。2007年,长安汽车销量排第四位,规模仅次于三大汽车集团。
向上的冲动
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国汽车产业要形成一到两家年产200万辆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形成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
处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有望获得有关部门包括产品目录、税收、融资和其他优惠政策的一系列扶持。其余的数十家中小汽车生产企业,尤其是年产销不足10万辆的小型企业,处在被收购、重组的行列中。显然,能否跻身第一梯队,将决定企业的未来命运。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还没有一个汽车集团能够达到200万辆以上的产销规模,依2007年销量排名,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位列前三,销量均超百万辆,长安、北汽、广汽紧跟其后。这些汽车集团都已制定各自的“十一五”规划,并明确提出,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产销200万辆的大型综合汽车企业集团。
而且在北京奥运期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表示,央企重组步伐将在奥运会后加快。
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使企业产生不断向上的冲动。只有进入“规划”中的大型企业和骨干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才有一定的保障。在第二梯队的长安、北汽、广汽之间,长安在规模上稳坐头把交椅,在自主品牌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企业战略布局上都走在其余两家的前面。
一直低调的广汽集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战略规划。2006年底,广汽发力商用车领域,在重组沈阳日野的基础上成立广汽日野。今年9月成立了广汽客车,整合旗下客车企业,商用车的整合初步告捷。对广汽来说规模是其最大的缺陷,仅靠集团的自我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如果不能有效提升规模,在国家产业政策面前,难免成为别人整合的棋子。今年以来,频频传出广汽重组长丰和福汽的消息,以及和三菱、菲亚特合资的传闻。如果重组、合资成功,广汽不仅可以弥补自身产业缺陷,更能快速提升规模,成为第二梯队的领军企业,并向传统三大汽车集团发起冲击。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三大汽车集团不断拉大的差距,建于1984年的北汽对于扩大产销规模表现的最为迫切。今年北汽提出了100万辆的产销目标,北汽掌门人徐和谊开始实施他的“大北汽”战略:到处挖掘人才,整合零部件业务,发展自主品牌,进行企业重组,沿着京广铁路在全国布局等一系列扩张计划均指向2010年产销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80万辆的宏大目标。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