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通用、克莱斯勒全球合并,好玩吗?答案肯定是不好玩,但在中国,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
3年前的3月28日,那是通用中国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
“亲爱的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员工们”,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菲(Phil Murtaugh)以这样的称呼给自己的下属们写下了一封告别电邮。
墨菲的一去一回
“今天早上,你们中有许多人已经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了我将离职的消息。我想向你们表示歉意,因为在消息泄露之前我还没有亲自向你们传达这一信息。” 他写道。
2005年的这一幕让很多通用汽车人记忆犹新。
墨菲,这是一位影响中国汽车人的全球著名职业经理人,他的离去并愿意亲自加盟上汽集团负责海外事务,让很多中国汽车人一直念叨着他。此后,墨菲又于2007年9月7日转战到克莱斯勒担任亚洲业务首席执行官,负责中国和印度等亚洲所有事务。
在中国赫赫有名的墨菲从1973年自通用汽车学院毕业后一直到2005年离开通用中国,他忠心地效力通用汽车长达三十多年。可能让他始料不及的是:2005年让他痛苦的选择犹如历史重现,如果他曾效力的老东家和现在的新东家合并,那么墨菲又得重新选择,因为他将面临向老领导汇报工作的尴尬。
问题不仅于此,2005年1月,通用亚太区总部正式搬到中国。通用中国与亚太区总部业务多有重叠,随后的3月份,墨菲正式从通用离职,而他的离职当时一种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墨菲被通用总部给“架空”了。
之后,墨菲辗转到克莱斯勒担任亚洲业务首席执行官,还吸引了当年众多通用中国的旧部追随到克莱斯勒,看得出来:由于他对中国市场理解深厚,墨菲在中国汽车界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
如今克莱斯勒和通用一旦合并,其中国业务必定将遭遇调整,而人事上的变动首当其冲,墨菲的位置去向如何将肯定成为焦点,因为墨菲的何去何从将事关两个企业未来在中国的走向。
尤其重要的是:从外界舆论的角度来看,无论墨菲到哪里,舆论都欢迎他。因为至少从他那里,你将会看到转机。更为实际的是:事实上外界也更欢迎墨菲重返通用,最好能掌管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巨头,这样下来,将对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带来新的活力。
问题就在此,当年墨菲选择抛弃了通用,那他现在还肯回通用吗?
“克”可借通用之“东风”
眼下克莱斯勒在中国销量偏小且关系过于复杂。
克莱斯勒在全球有三个汽车品牌:吉普、克莱斯勒和道奇。现已经纷纷引入到中国。之前,克莱斯勒曾经和北京汽车合资生产吉普品牌的车型,事实上克莱斯勒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之一。只不过,由于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这家企业如今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股份合作的关系。
克莱斯勒在中国业务的发展主要是:第一在北京奔驰的工厂内代工生产300C和铂锐;第二在东南汽车工厂内代工生产大捷龙MPV、道奇凯领;第三是和奇瑞、长城汽车的合作关系。在销售渠道上,由于300C和铂锐的销售渠道是在北京奔驰的联合品牌销售渠道中,在克莱斯勒自己控制之内的只有诸如酷博、牧马人的销售,还有东南代工车型的凯领、大捷龙的销售,对于最重要的轿车销售这一块,依然没有成功建立起来。
复杂的销售渠道关系和多方合作的不明朗前景,使得克莱斯勒事实上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很坎坷。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克莱斯勒在北美的车型产品线相对通用来说,要简单很多。这些北美特性非常明显的车型显然是不适合中国市场的。如果真正要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必须要研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车型,而这又需要时间和成本。
如果,通用和克莱斯勒合并,则会是克莱斯勒的一场转机。
由于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深耕细作,通用在中国已经成功奠定了品牌、车型、渠道、配套、研发等诸多方面的基础。并且,通用汽车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程度还要远远优于很多其他跨国品牌,多年以来的国内单一厂家的总销量排名第一则是通用在中国成功的最好体现。如果能够在品牌、车型、渠道、配套、研发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合作,那么如今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克莱斯勒事实上更适合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整合。(本报记者付花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徐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