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第一周,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这一周里,华晨宝马迎来了自己五周岁的生日,在沈阳热热闹闹的举办了五周岁庆典,并且第十万辆车正式下线,可谓喜上加喜。比亚迪也在深圳风风光光的将自己酝酿已久的小车F0推出上市,虽然外界对F0褒贬不一,但我们还是应该对这个充满斗志的自主品牌叫声好。然而克莱斯勒与青年莲花却没沾上“金九”什么光。克莱斯勒目前即将被两个合作伙伴北汽与戴姆勒挤出合资企业,不管两方最终会给出多少“抚慰金”,被甩的滋味恐怕怎么也不会好受。另外,原青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崔巍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刑拘,虽然这冰凉的手铐是铐在了崔巍一个人的手上,不过现在着急的却是整个青年汽车。
本周的两件喜事都是我亲眼见证的,按照时间顺序吧,先说比亚迪。关于F0这款小车的宣传是从去年冬天就开始的,那时让我们记住它是因为“中国最便宜小车”这句话。到9月2日这天,F0经过了几番调整,终于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3.69万—4.69万。比亚迪汽车销售总经理夏治冰表示:“在原材料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比亚迪表达了对用户的最大诚意,F0单车利润没有超过1000元。希望有一个好的市场回报。”
我也说说:在我印象里,比亚迪就是一个敢说敢干的企业。从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再到中国最便宜小车,月均销售8000辆,每一句都是豪言壮语,但每一句都喊得掷地有声。从车型上,从看家车型F3(图库 论坛)到中高级车型F6,再到A00级小车F0,以及硬顶敞篷跑车F8(图库 论坛),还有比亚迪自称为核武器的Fe纯电动车,车好与不好不说,光从一个成立刚满6年的自主品牌来说,这确实是个敢干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不招人议论是不可能的。所以在F0上市的发布会上,光记者提问就占了接近一小时的时间。夏治冰说F0月销量目标8000辆,光围绕这句话就好几个同行绕着圈的提问。其实我说句自己的感受,人家说的就是一个目标,就跟我说我三年内要挣100万似的,你问我能实现么,我当然说能,我自己定的么。那至于到底完不完的成,我现在说了要算数的话,那我就啥都不用干,天天张着嘴说就行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对于这些敢说敢干的企业,他说啥,较真儿是没用的,市场会给他们也给咱们一个答案。
接下来想说的是小寿星华晨宝马。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五年时间绝对算不上长,尤其是车企。但对于宝马这样国际顶尖品牌来说,在中国的五年,应该是一个历史的阶段。从2003年10月份第一辆BMW上市,到2007年第5万辆轿车下线,再到2008年的10万辆,华晨宝马仅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第二个5万辆的生产。宝马集团负责企业和品牌发展的董事艾希纳博士在庆典上表示:“我们认为进入中国市场是宝马集团近年来做出的一项非常重大的决定。我们非常看重与华晨中国的合作,我们相信,宝马集团在中国不可能再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对华晨宝马的第一个5年非常满意。我们坚信,有了各界的支持,未来会更加美好。”
我也说说:艾希纳博士说的我绝对举双手赞成。BMW进入中国的决策当然重大,光从8月份的数字来看,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猛增61%,而北美和西欧地区,销量则分别为增长1.7%,和下降了2.5%。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中国市场将成为BMW全球战略中最依赖的市场之一。而对于华晨汽车,是否也如此依赖,就很难说了。业内早有“华晨失语,宝马中国收权”一说,今日艾希纳博士一席话,也确有此番意味。“我们对华晨宝马的第一个5年非常满意”,我相信这是艾希纳博士发自肺腑的褒奖,然而这语气,绝对是领导对下属的肯定而非合作伙伴之间的认可。其实从宝马与华晨2003年合作之日起,当时的华晨董事长苏强就说了,我们要抱着“小学生的态度来向宝马学习”,所以,也无怪乎宝马要收权,华晨要失语。然而我们还是要奉劝华晨的是,合作就是合作,即便是双方实力悬殊,终究也是互相取长补短的道理。宝马选择与你合作,也绝对是看到了你的可取之处,所以,别一味的谦逊退让,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不然在合作中,永远是个受制于人的角色。
接下来咱看看克莱斯勒。日前,业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克莱斯勒在中国的合资之路宣告结束。有媒体爆料,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以及北汽三方已经初步达成了克莱斯勒退出北京奔驰的协议,目前各方正在围绕补偿方案进行激烈讨论,其中包括戴姆勒·奔驰与北汽共同对克莱斯勒进行补偿,以及戴姆勒·奔驰对北汽的补偿等。最快在2008年底,克莱斯勒就将正式退出北京奔驰。实际上,早在2007年8月戴-克正式将克莱斯勒出售给美国私募基金Cerberus公司时,克莱斯勒在北京奔驰中的地位就已经变成了技术合作,原本就力不从心的克莱斯勒产品,自然也无法给北京奔驰带来多少贡献。在高举奔驰品牌大旗的北京奔驰公司里,销量不佳的克莱斯勒地位尴尬。
我也说说:对中国百姓来说,大众、丰田、本田没几个人不认识,而知道克莱斯勒的人估计就没几个了。举个例子,早在 80年代就在中国火了一把的北京吉普,有几个人知道是北汽跟克莱斯勒合作的结果呢?克莱斯勒作为进入中国最早一批的外资企业,单从品牌建设来说,算得上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也难怪最近先是跟戴姆勒分手,现在又要被北汽和戴姆勒合伙挤出北京奔驰。“三角恋”的结果虽然大家能理解,然而被挤出去的克莱斯勒还是要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人家北汽老总都说了,没有了克莱斯勒以后“现在俩股东坐在一起心情很愉快,商量问题效率很高”,到底是自己哪儿让别人心情不愉快了呢?找找问题,好好改进,争取以后在中国找个新好东家。
最后说说比较凄惨的青年汽车。2006年的11月18日,百年品牌英国Lotus(莲花)汽车工程与青年汽车正式签约,青年集团引进英国Lotus高档轿车,双方共同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进行青年汽车新车的引进和设计开发工作。当时的合作,外界给予的是关注,青年给予的是厚望。“什么种子长什么苗。”庞青年话语的背后对莲花这块金字招牌百分之二百的信任。然而青年莲花的第一个合作结晶“竞速”的上市,不仅没有带来预想中的销量,还引发了崔巍被刑拘的刑事案件。近日,原青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崔巍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金华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青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外的官方态度是“崔巍利欲熏心,利用经销商仰慕莲花品牌,急于想成为授权经销商的迫切心理,向他们索要巨额的所谓“信息费”,放入自己的腰包”。
我也说说:对于崔巍被拘以及青年汽车的官方态度,有人说崔巍是 “替罪羊”,是青年汽车发展轿车项目过程中的第一个牺牲品,也有人说“崔巍案”是因内部斗争而被抖露出来的。不管猜测有多少可信度,青年汽车的官方说法确实值得商榷。官方说法的核心就是一个“信息费”的问题。其实青年莲花的经销商招募工作并不那么顺利,真有那么多“急于成为授权经销商”的人给崔巍奉上“巨额”信息费?这个解释很难让人信服。不过不管原因为何,青年莲花竞速销量不佳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已换帅自救的青年汽车,希望能够在崔巍倒下之后,真正崛起起来。 (本文来源:解放网-人才市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