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争相涉水车贷
汽车市场的整体低迷,逼着厂商开始挖空心思去想那些不管有用还是无用的招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先把消费者的眼球吸引过来再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几年前一度被冷淡的汽车信贷又开始被厂商祭了出来。
日前,国内首家自主品牌汽车金融公司——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获批,随后又有消息传来,华晨与通用电气合资组建的汽车金融公司预计10月正式营业,而江淮及长安汽车也都可能在今年组建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
此前,包括丰田、通用、福特、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标致雪铁龙、沃尔沃和菲亚特、东风日产在内的9家汽车巨头已在华建立了汽车金融公司。业内预计,下一步,韩国现代将有望与北汽控股在华成立又一家全新的合资汽车金融公司。难怪有不少人预计,随着合资厂家布局及自主品牌发力,汽车金融公司在2008年将重燃激情。这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自主品牌汽车金融公司在2008年正酝酿一场集体突围。
记者在省会的多家品牌4S店也发现,大众、通用、海马、丰田等厂家的4S店的显眼位置,都摆满了自己的汽车信贷宣传单,商家对此不可谓不下工夫。
消费者评价喜忧参半
对于汽车信贷是否真的如各家宣传的那样快捷简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和方便,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它的使用者和潜在使用者。但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现实与厂商的期望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一位正在大厅看车的王姓消费者告诉记者,他正准备考虑买辆价位在15万元以内的车,至于贷款买车,他坦言“没有考虑”。原因是“贷款买车不值”。这位先生表示,车对于他来说是纯消费品,不保值,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他不会考虑买车。“买了车以后还要考虑用车、保养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自己贷款买车,除了每月月供,还要付油钱、停车费、养路费,负担太重了。”在另一家4S店,正在办理提车手续的孙先生的观点与上面的王先生如出一辙。
相对而言,能接受贷款买车的多是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三年的徐小姐在一家银行上班,她准备贷款买一辆速腾。她说,自己很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但由于自己工作时间较短,没有那么多的积蓄,只能考虑贷款买车。据她说,他们单位贷款买车的年轻人很多,按照她的收入水平,每个月还月供是没问题的。而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的王先生则表示,因为自己平时外出的机会很多,因此,很想买辆车做代步工具。综合比较了一下,贷款买车还是比较合算的。但就是手续有点复杂,如果能简化一下手续就更好了。据了解,为防止车贷坏账的出现,银行和很多汽车金融公司都对户口和房产等做了规定。
潜在消费者看法不一,已经贷款买车的消费者同样如此。赞扬者有之,贬低者也不少。
“提起贷款买车就一肚子气。”自己开了家小公司的李先生一说起贷款买车就来气,“公司贷款买了辆商务车,有一个月因为事多晚还了几天款,结果车辆被担保公司的人偷偷开走了,最后还为此多掏了好几百元的额外费用,气人。我承认我有失误,可你也不能不打招呼就把车给我开走啊。”而据记者了解,像李先生这种情况,在前几年尤其普遍。
郑州车市,信贷拉升乏力
为了振作低迷的车市,汽车厂商对汽车信贷也不可谓不卖力,并启动了一系列包括低首付、低利率、零手续费、弹性贷款等措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买车。然而汽车信贷能否如厂商所愿“贷”动车市?近日,记者对省会汽车市场的调查采访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在郑州北郊的一家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客户中,利用贷款买车的人大多是自己开公司的人,车型也以中高级车为主,经济型轿车很少。总体而言,利用信贷买车的人不到销量的10%,一个月大概有十来个人询问相关业务,能做成五六单已经不错了。而不少消费者认为,购车贷款手续繁琐、规定严格、审批时间长,很不方便。因此放弃了贷款买车。
面对中国庞大的汽车信贷市场,银行就没有兴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他们也有苦衷。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年,国内车价不停下跌,很多新车价格甚至已经低于贷款所剩的余额,于是在国内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客户不还贷现象屡屡发生,从而产生大量坏账,使得不少银行相继退出汽车信贷市场或者提高首付。
汽车信贷在车市难以盛行的另一原因就是经济型车型的产品定位,这也是汽车信贷难以突破的“瓶颈”。
一位经济型车型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称,尽管自己自营业以来就提供了购车贷款的服务,但实际上接受这一服务的消费者并不多。其中原因,除了厂家在产品宣传方面做得不够、造成车型的知名度不高之外,产品定位成为制约汽车信贷业务开展的另一障碍。“像这种经济型车型,用户多数是一次性付款,办理贷款的少之又少,因此,搞购车贷款也没有多大意思。”这位经销商说道。
(本文来源:大河网 作者:孙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