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壁垒是关键
不论庞大与青年对于在萨博身上所投入的巨资如何看待,这次的并购失败都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虽然表面来看,这样的失败得归因于通用担心技术被分享、利益受损从而发出的拒绝。但换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自己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为自己的错误埋单也无可厚非。
也许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先例给庞大和青年带来了许多信心,让他们忽略了这仅仅是极少数个例的事实,“豪爽”地提出100%收购萨博的计划,触及了萨博老东家通用的“底线”——技术壁垒。而这,也是诸多中国企业并购国外车企失败的重要症结所在。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放在中国车市非常贴切,不信去看看销量排行榜和车企盈利排名就可以印证这一点。外来的车企们凭什么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春风得意?技术自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一谋生立命的最大本钱当然必须筑起足够坚实的壁垒来保护,岂是中国车企仅凭财大气粗“想收就收”的?
虽然萨博自打被收购后其平台技术就被凯迪拉克、欧宝、别克等兄弟品牌分享,时至今日也所剩无几,即使引入萨博现有的平台技术也并不会与通用在华车型形成正面冲突。但通用还是无情地扼杀了萨博仅有的重生机会,宁愿其彻底破产也不留给中国企业掌握其技术的一丝机会。
可能有读者又会提问:青年汽车不是已经拿到了凤凰平台的技术?结果也不算坏吧。
据了解,萨博的凤凰平台也是在通用的EPSilonⅡ平台上开发的,与通用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受制于通用的技术保护和零部件供应还是个未知。况且,即使图纸在手,青年汽车能否成功读懂图纸、消化技术,最终批量造出整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海外并购中,中国车企可以确定获得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失败的教训。如何在国际并购中摆正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平衡文化差异、技术壁垒等各方面问题,都是中国车企仍待学习的重要课题,更是失败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拒绝合资”为何成惊世奇论
下一篇:中级两厢车驶入“T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