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苹果公司掌门人乔布斯有话说。他对抢先购得一款iPhone手机的“苹果迷”道歉,而且还宣布补偿每人价值100美元的苹果公司代金券。在此之前,苹果宣布存储容量8GB的iPhone价格从刚推出时的599美元下调至399美元。
乔布斯发自肺腑地表演道:“我们要为尊贵的iPhone顾客做正确的事,我们因使你们中的一些人感到失望而道歉,我们正竭尽全力满足你们对苹果公司的高期望。”因之,商业界将其称之为“乔布斯效应。”
此举不可小视,虽然100美元的代金券无法弥补苹果迷们的全部损失,但已经让他们受伤害的小心灵们得到慰藉,近而萌生出一丝“尊贵”的笑意。果然,就有苹果迷站出来说:“觉得早买还是值得的,最早享用新产品自然是要付出多一点的。情理之中,情理之中。”
这是一件符合成熟市场的商业逻辑的小事,情理二字恰是这一逻辑最准确的表达。不过,“情理”距离中国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汽车市场。总在降价的汽车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则呈现了中国版的乔布斯效应。
按照汽车市场的规律,一款汽车上市三个月内车价开始采用促销等手段变相缩水,半年后大都已经降过价,一年后价格依然坚挺的,真称得上凤毛麟角。更遑论补偿之说。
因此,部分逐渐觉醒的中国消费者的偶尔呐喊弥足珍贵——北京现代降价欺诈案就是一例。
该案始末如下:雅绅特上市仪式上,当时的北京现代总经理对媒体和消费者承诺:雅绅特两年之内不降价。可在116天之后,雅绅特宣布降价,一降就是8000元。为此,几百名北京现代车主起诉至法院,要求北京现代给予降价赔偿8000元。在经过冗长的交涉后,事情最后以北京现代的胜利告终。
事情已经逐渐平息并被遗忘,但它对中国汽车市场提出了问题却越来越重要:汽车短期内降价是不是一种欺诈?
笔者认为,排除北京现代案的结果,在中国这个问题难有标准答案,双方都不是真正的赢家。换言之,北京现代在这个案件上的胜利是短暂的,因为它失信于消费者,却没有给消费者一个符合“情理”的说法,受到这样的对待后,该案中的消费及其周围的消费群体很难再成为北京现代的二次或多次消费者,北京现代们的美誉度会受到影响。
在中国车市中,最有效的传播力量是口碑。姑且乐观的估计,在中国消费者群体意识逐渐觉醒之时,为此类事件道个歉甚至付出更多的时刻为时不远。
与此同时,中国车市价格战仍旧刹不住车。
统计显示,到2010年,车市价格仍要下调10%。在降价的战争中,消费者怨声载道,而多数厂商也饱受其中之苦。在价格战竞争最惨烈的低端轿车市场,夏利和吉利就纷纷受伤,夏利伤势最为严重:10月10日,一汽夏利公告称:预计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较2006年同期下降50%到100%之间。无奈之中,一些厂商采取了降价减配双管齐下的模式来蒙混过关,慰藉消费者。
纵观整个汽车市场,在现阶段的中国,谈论乔布斯效应仍显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