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记者 许方华
今年车市透露出不少怪现象,说是怪,但怪得有道理,一些可能是所有汽车市场走向成熟过程中必定显现的现象,一些则是有“中国特色”的车市现象。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这些怪象当中,推敲出当前中国车市很多有趣的话题,甚至是热点。
怪象一:新老共存同堂出击
案底:捷达三代车型(老捷达、宝来、速腾)同时在售;帕萨特三代车型(桑塔纳、帕萨特、迈腾)同场竞技;花冠两代车型(九代、十代)并行销售;旧款蒙迪欧是否完全停产,还要取决于蒙迪欧致胜的需求;还有之前的索纳塔与御翔NF,菱帅与蓝瑟等。今年,新款车和旧款车一起销售,或者两代甚至几代车型同堂的情况,比以往更加多,而这样的局面也只可能在中国出现。
点评:在国外多数国家,尤其是汽车大国,如北美、欧洲、日本市场,车型的更新一般采用垂直换代的方式更替,新一代车型上市后,上一代车型随即退市,一些车型即使是小改款,新款车与旧款车也很少出现共存的情况。中国“几代同堂”的“始作俑者”当然就是南北两个大众。只要还有市场需求,厂家是不会放过榨取利润的机会的。
怪象二:经济型车低迷,SUV火爆
案底:利润继续变薄,市场还在萎缩,这是今年经济型轿车的市场状况,今年主要经济型轿车(排量在1.0L-1.6L的小型车)的销量均在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SUV市场异常火爆,前三季度,整个国产SUV市场的产销超过26万辆,同比增长157%,而且厂家今年投放的SUV新车特别多,包括新帕杰罗、逍客、FJ-酷路泽、雷克萨斯LX570、狮跑等10多款车型陆续登场。
点评:事实上,在国家鼓励发展小型低能耗车、油价持续飙升的之下,却出现经济型车市场低迷,SUV市场火爆的状况,这确实让人们感到惊讶。有业界人士认为,物价上涨、股市走好,都影响了经济型轿车的目标消费群体,其实,国家对于小排量环保车始终没有具体有效的优惠政策支持,也是该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目前油价对于很多SUV目标客户的影响还是比较微弱的,在没有政策的约束下,大车身、更广泛的道路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SUV的热度仍将持续。
怪象三:自主品牌换标成风
案底:去年自主品牌扎堆推出中高端车型,今年他们则忙着换标。吉利、比亚迪、长城、海马、双环等六七家自主品牌都更换了自己的标识。
点评:近两年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使自主品牌车厂商的自信不断增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换标恰恰也正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一步。不过车标归根结底也还只是“脸面”,既然以貌取人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偏见,那么自主品牌显然不能指望光靠改标识就能够扭转人们几年以来形成的印象。
怪象四:车价不断降,利润继续涨
案底:2007年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了22%以上,大大高于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市场增长率。尽管2007年汽车降价让出了近400亿元的利润,但整体经济效益较好,实现增收,预计今年整个汽车行业利润有望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而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下降了0.5,由于今年同期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偏高,因而乘用车市场价格实际下降速度在加快。
点评:汽车行业利润率高,就说明降价空间大,今年的高利润,也预示着明年有可能出现更激烈的价格战。在降价竞争的压力下,合资企业的外方不得不加大了国产化的力度,同时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比整车行业有更快速的发展,为提高国产化率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不能不警惕一味追求国产化率的提升、压缩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怪象五:汽车金融重新受重视
案底:在2004年之前,车贷一度非常红火,在新车销售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0%-20%,并且有上升的势头。但是随着04年国家对金融政策的收缩,以及银行在该项业务不断出现坏账,风险控制无力,直至去年,国内各个厂家跟银行的车贷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贷款买车的比例是越来越低,目前的份额大概只有10%左右。但今年开始,许多厂商再次提出将大力发展在中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包括丰田、大众、福特、通用等厂宣布了在华推进汽车金融业务的具体措施,以及在终端市场推出各种优惠条件的车贷方案。
点评:汽车金融公司是为汽车厂商服务的,只要汽车企业打算扎根本地发展,汽车金融正是伴随而来的业务,而不会受市场开发艰难影响,因为汽车金融的出发点是帮助汽车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发展。尽管目前汽车金融在国内发展相当艰难,但各大企业已经纷纷介入这一市场,目前更初步显露复苏的痕迹,未来车贷市场潜力不可限量。
怪象六:中高档车低配低价抢市场
案底:今年,包括帕萨特、雅阁、蒙迪欧、迈腾等中高档车型,其最低价位跟目前不少中级车相近,甚至更低。而纵观这些低价车款,配置水平都比较低,一些消费者表示,这些20万元以内的中档车车型,大多配置简单,虚有其表。一些经销商也颇有微词,由于市场反应一般,因此大多数中高档车型的最低价车款经常处在长期断货状态。而且低配置车型的成交数量其实并不多,多数消费者最终还是宁愿选择价位更高、配置更全的车型。
点评:低价不亏本的奥妙,实际上是减去了许多配置。从市场策略来看,厂商在产品系列中推出低价车款,是希望促进销售,低价能够吸引消费者关注这个车型,拉长产品竞争区间,又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价格的需求,两全其美的事情,厂家何乐而不为。不过,当消费者真正要去购买时,肯定会更关注车型配置和性能,如果碰到那些只用低价做噱头,而无真正供货的车型,无疑有被忽悠的感觉,这对品牌来说不是好事。
上一篇:与南汽正式分手菲亚特何去何从?
下一篇:疑虑重重上南合作蹒跚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