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赶在广州本田研发中心的开业的前一天公布其将与上海大众联合开发新一代中高级轿车,以此示好中国政府提出的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战略。
这种“良苦用心”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吗?
大众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轿车合资伙伴,上海大众也成为“市场换技术的第一个实践者”。 但是从现实来看,以往“市场换技术”战略并不成功,中国企业非但没能换来核心技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了抑制作用。
在中国22年的漫长合资史中,大众这个全球第四的汽车企业集团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中国的市场没有换来大众的核心技术,是大众的阻挠吗?
近日,业内权威专家为记者详解了其间复杂的政策和企业双重因素。
巨额利润背后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正面临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现状,所以一方面是技术和生产能力,一方面却是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这种局面,上海大众作为轿车的合资企业应运而生。
大家一度认为,“市场换技术”就是只要市场开放了,就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大批引进技术。但是,在与中国第一家进行轿车合资的合作伙伴大众身上,人们发现问题远不是这样简单。
22年间,大众汽车在中国获得的利润是惊人的。
有资料显示,桑塔纳试生产时的价格仅有2.4万元,但很快就调整到七八万元、十二三万元直到十七八万元。
中国汽车市场上超高的价格成就了大众汽车的巨额利润,大众依靠桑塔纳、捷达两款已经在欧洲市场淘汰和即将淘汰的老产品,一度占领中国70%的汽车市场。2003年,高盛公司的报告指出中国两个合资公司贡献的利润已经占到整个大众集团总利润的80%,2005年,该公司也发布了类似报告。大众集团只承认占到10%,高盛表示,该数据是通过对大众汽车中国合资公司的运营利润以及大众汽车的中国销量进行估算后得出的。
然而,在大众中国的两个合资厂贡献巨额利润的同时,中方伙伴在技术上甚至连改动合资车型上的一个拉手的权利都没有,更何谈自主创新。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说,引进德国大众,我们自己的品牌废掉了,研究队伍、研究平台没有了,形成了购买一套生产线,生产一批汽车;再购买一套生产线,再生产一批汽车的状况。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张明说,合资公司内部,主管技术和采购的管理人员都由外方担任,产品引入都是由外方主导,外方对技术的把持一直很严格。
目前,最早引入的桑塔纳车型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8%,帕萨特、POLO等近年来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也已超过70%,但是合资公司的仍然只是装配工厂,在整车开发以及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等方面仍没有突破,技术完全受控于外方。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环境影响下,上海大众曾在去年推出概念车“哪吒”,并表示要在合资企业内部创立自主品牌,但是这一举动却没有得到大众汽车的真正支持,以致“哪吒”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难觅芳踪。
与本田的高调宣布建立合资公司研发中心,研发和推出本地品牌不同的是,大众至今希望在合资公司里拥有产品导入的主导权,即使与上海大众联合开发的中高级轿车,上海大众也只是负责车身以及包括主要内、外饰件的开发。
有人认为,正是大众率先合资之后对技术转让的“吝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合资企业,“市场换技术”路线也开始背离初衷。
政策之殇
“如果将市场换技术路线的失败完全归罪于大众,我认为并不恰当。”张明说,“在合资初期,中方自己其实并没有认识到市场换技术的真正价值,只是为了解决国内轿车几乎空白的局面。”
张明介绍说,1985年成立上海大众时,我国当时并没有汽车产业政策,所以在合资合同中基本上是规定,产品由外方导入,负责技术和生产的管理人员由外方出任。
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修改了<合资企业法>,放宽了对三资企业的股权、市场、技术等限制条件。1992年以来,各地对外资敞开大门,竞相给予优惠政策,外商投资迅猛增长。
然而,直到1994年,我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才颁布。
业内人咳衔?政策滞后整整10年,才是让大众钻了漏洞的主要原因。其后果是,由外方把持技术的局面似乎成为惯例被保留了很长时间。
另外,以“市场换技术”方针作为指导,是一种控制色彩偏强的政策,反而可能因为过度管理造成了市场没有充分竞争,反倒制约了自主品牌的发展。
张明说,200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才正式提出了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的概念,“市场换技术”有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依据。
虽然跨国公司仍然并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自主品牌,但是迫于新的产业政策的压力,大众终于提出与上海大众联合开发车型,并声称将此研发工作纳入自己的“全球开发体系”。
目前,上海大众的技术中心的开发办公楼占地2万多平方米,试车场占地面积近1.5平方公里,配备各种试验试制设备共计2000余台套,试验结果号称等效于世界著名的德国大众埃拉Ehra试验场。
但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认为,眼下除了泛亚是通用全球研发体系之一,部分拥有了全球同步研发的功能,其他合资企业的研发中心都还没有达到泛亚的程度,绝大部分还主要是为当地的生产服务的。
那么,当联合开发正在合资公司中演变成一种新的趋势。大众的重新起步,是否能够挽救自己的“吝啬”声誉,目前还很难评断。
不过,毕竟又是新的一步。
上一篇:08款奔腾看似美好的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