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键词:汽车价格
在汽车价格“跌跌不休”,降价声音此起彼伏的时候,涨价才是新闻。而这种新闻或将有可能在2008年发生,原材料价格上涨、政策等因素成为始作俑者。
就在最近几天,远在欧洲的汽车厂家有些焦头烂额,钢厂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登堂入室与他们进行谈判,2008年,汽车钢板的供应价格每吨将要上涨50欧元。对于占据汽车成本近50%的钢材如此大幅度地提高价格,的确让他们头痛。
在美国,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去年12月18日已经表示将上调部分2008款车型的售价,通用对涨价的解释是钢铁和日用品价格的上涨所致。
但头痛的不只欧美汽车厂家,正处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说话的中国汽车厂家也面临着这样的压力。去年11月底,宝钢宣布上调2008年第一季度钢材价格,上涨幅度为4.3%-8%。80%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与之有着“密切”的业务关系。
已经有某位自主品牌老总备感焦虑,“几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几乎难以消化4.3%-8%的钢材上涨成本。”
而钢材价格上涨还不是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惟一因素。一位中石化相关部门的人员告诉记者,2007年底,国际橡胶的价格再度提升,每吨橡胶的价格几乎翻倍,各轮胎企业已经酝酿再度纷纷上调价格。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600660)也明确表示,由于制造玻璃的主要成分纯碱价格上涨,玻璃成本不断增加,企业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排除提升汽车玻璃价格”。
综合各种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因素,有业内人士分析,“汽车制造的成本至少有5%-10%的增加,而这种增加的趋势还在继续。”
也因此2008年汽车市场的表现是,春节前,汽车企业没有了往年大张旗鼓的降价潮,相反进口车三菱帕杰罗、欧兰德已经上涨了1万元。
对于典型的自主品牌来说,坏消息还有更多。国家不断通过政策、标准等要求产品升级,巨额的研发成本又面临着银行贷款利率不断上升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近两年把出口作为企业又一战略重点的自主品牌,正被动接受着人民币两年升值10%,以及未来继续升值的压力。“我们正在通过结算,以及提升车辆性能提高产品价格的方法减少汇率损失。”长城等自主品牌的老总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延续多年的汽车降价潮在2008年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取而代之的或将是涨价。”该专家分析,“市场竞争激烈,汽车价格直接上涨可能性不大,但各种变相涨价的苗头正在兴起。例如,减少降价幅度,延缓降价频率,通过适当提高配置提升产品价格等。”(王秋凤)
上一篇:制造转移-谁动了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