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利诱、没有强制,既非国家标准、又非行业标准,广大的汽车企业尤其是合资品牌却频频对中汽研投怀送抱,对中汽研组织的C-NCAP(中国新车碰撞测试)趋之若鹜,这是为何?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暧昧而复杂的关系?
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是否安全,当然由这个当家大哥说了算。
对汽车企业来说,一旦得到“带头大哥”的“垂怜”和“照顾”,则仿佛得到了“护身符”,为自身增加了市场竞争的砝码。可要得到这个“护身符”和“砝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献身”不够,还要“出血”。
作为汽车企业承担费用来对自己的新车进行测试,这样得出的结果也会“更权威”、“更公正”,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未必就是最需要的甚至是最担忧的,除非你是“猪坚强”或者“猪坚强”的兄弟“猪刚强”,否则你瘦下去的肉恐怕长回来就难了。
而目前除了这个中汽研,中国还真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政府权威机构来对汽车安全进行检测或认证。那么,你不让消费者“迷信”中汽研,你让他们“迷信”谁?谁又能把中国汽车安全的真相告诉消费者?
由此以来,中汽研和汽车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愈加密切和暧昧。而二者“媾合”产生的恶果却交给了消费者,羊毛出在羊身上,测试的各项费用加到车价里不说,还在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东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