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6日,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美国汽车公司(AMC)的代表与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了首次接触。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各地“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同时对外开放市场”的合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此之前,美国汽车公司从来没有与中国汽车企业接触过,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但是发展前景仍不明朗。西方国家多年来的反华宣传,让美国汽车公司的代表对中国这个计划经济国家心存疑虑。最后是迫切寻求新市场的冲动驱使他们来到北京的。
类似中美建交的背景
内外交困下的美国汽车企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作为美国第四大汽车企业的AMC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中国的。当时由于军队订单稀少,再加上福特、路虎等公司越野车的竞争,以生产越野车为主的AMC的经营也出现了困难。
由于在美国市场攻城拔寨得正欢,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厂商对于来自中国企业的合作意向并不热情。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依然需要放在美国市场,无暇他顾;另一方面等也不愿意向中国转让汽车技术,他们也担心当时中国的汽车技术水平。
因此日本企业更热衷于向中国大量出口汽车,以这种方式占领中国市场。1980年代初,进口丰田佳美、本田雅阁
在与AMC接触之前,北汽已经同日本、法国、英国和香港地区的一些企业接触了多轮,多数企业都对与北汽合作不感兴趣,或者不愿意转让技术。之所以选择AMC,是因为该公司很早就生产越野车,而且还拥有Jeep商标。北汽的目的就是引进技术、开发生产第二代轻型越野车,以取代第一代越野车BJ212。
当时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汽车市场。乘坐吉普车和轿车只是干部的一种特权,直到1982年时,普通人乘坐轿车的行为还被视为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体现。国外汽车公司之所以愿意来华投资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
美国汽车公司的基本判断是,如此大的一个国家,人口众多,而汽车保有量又如此之低,未来肯定有大的发展。因此,在最初的接触过后,与北汽展开了实质谈判。
在合资之前,北京汽车制造厂实力不俗。这家全国唯一的军车生产厂拥有1.1万名职工,年产汽车1.1-1.7万辆,主要车型军民两用的轻型越野车BJ212风靡全国。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汽车厂中,北京汽车制造厂从规模、实力来看处于第三位,仅次于一汽和二汽。北汽以下是南汽,当时上汽规模还很小。
到改革开放前BJ212已经生产了20年,军用的一些指标已经有些落后,20多年虽然有一些小改进,但主要总成基本未变。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时的战术和战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