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网浏览时看到一则题为“通用汽车称北汽控股已退出竞购欧宝的谈判”的新闻。
该新闻称,据法新社报道,通用汽车宣布,北汽已经退出了竞购欧宝汽车的谈判。至此,欧宝竞购方仅剩下麦格纳和RHJ两家。
北汽最终还是沦为了陪衬。
但其实北汽有理由叫屈,因为从具体的收购条件看,北汽是最为优厚的。
北汽提出愿以6.6亿欧元收购欧宝51%股份,留给通用的欧宝股份达到49%,为三家中最多。麦格纳方案为出资7亿欧元,麦格纳持股27.5%,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持股27.5%。此外,通用公司与欧宝公司员工各占35%与10%的股权。RHJ开出的收购条件为出资2.75亿欧元收购欧宝50.1%的股份,通用汽车将保有39.9%欧宝股份,欧宝员工将留有10%。
北汽在三家要求的政府保证金中是最少的。北汽还宣称只要26.4亿欧元的财政资助就可以重振欧宝,麦格纳要求的德国政府保证金最多,高达45亿欧元,近北汽控股多一倍。RHJ寻求德国政府保证金额度为38亿欧元。
北汽的裁员方案同样是最温柔的。北汽控股的方案提出,将整个欧洲欧宝员工数量限定在7584人之内,承诺不会在德国裁员,并计划将欧宝在德国的工厂保留两年。麦格纳的要约中,计划在通用欧洲部门裁员约11000人,但将避免关闭德国工厂。RHJ计划削减欧宝大约9900名员工,关闭在比利时的工厂并缩小德国4家工厂的产量。
北汽控股计划拓展中国业务,麦格纳希望利用欧宝进军俄罗斯市场,而RHJ则计划将欧宝现在的欧洲业务延伸到波兰等其他欧洲国家。
但我不禁想问,在报价占优的前提下,北汽为何会率先出局呢?
细想之下,北汽铩羽完全是未能吃透这场收购游戏的真正规则。
这场收购游戏的最终点头方,包括两家,那就是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政府。
所谓,游戏规则就是要上述两家各得其所。
北汽的收购方案把自己置于第一大股东。而麦格纳的方案,则将通用置于第一大股东。这让通用保有了对欧宝残存的控制权,也同时留有了更多的颜面。你说,通用会倾向于哪个方案呢?
虽然,北汽的裁员方案很温柔,但在关闭德国工厂的关键点上,北汽的方案却不如另两家竞争对手。北汽仅是承诺保留德国工厂两年,而麦格纳明确保证避免关闭德国工厂,RHJ则仅提出了要缩小德国工厂产量。德国工厂的存在与否,其实关系到德国的就业率,也就是德国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但北汽同样没能投其所好。
最后,北汽收购欧宝后,将主攻中国市场。这同样将对通用以及德系车在中国的原有业务形成冲击,这也是北汽竞购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综上比较,跨国品牌的并购战,并非仅会是“价高者得”那么简单。卖家心理同样需要摸得一清二楚才行。
希望北汽的铩羽能给今后的中资企业跨国并购提供经验和教训。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罗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