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四年换了三次标,这是否意味着自主品牌始终面临定位困境?在产品、技术、价格相对存有优势的同时,自主品牌在知名度、美誉度上始终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而且公众对其认知依然是一个初级阶段。为何不被认可?业内统一的观点是,品牌影响力弱,这是国内自主品牌共同面临的问题。
艾丰:自主品牌上不去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大方面的原因,说得刺激一点就是有一点迷信外国。现在不光是汽车,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做,贴上外国的牌子就值钱了,用自己的牌子就卖不动。第二个原因,我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如吉利汽车还是太年轻,做出来一个业绩、两个业绩都不行,必须要持续做出业绩,然后人家才认可你。
我认为搞品牌要“三心”,一个是决心,一个是细心,还有一个是耐心。我想李书福又要着急,又不要着急。做技术、做产品不等于做品牌。现在吉利在换新标,其实这只是一个符号,符号后面是什么?是品牌。人家信你吉利的牌子就是信你这个企业。用什么办法让他信任呢?质量、服务、技术水平、企业文化这些要素怎么让消费者了解呢?广告是一种方式,讲故事也是一种方式。建议自主品牌宣传一些用车人的故事。让他们如实地写出他们用了自主品牌车发生了什么故事,哪里好,哪里坏,把这些故事再告诉给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看了他们的体验,就跟你李书福说这个车好是不一样的。
李书福:讲品牌,我是个门外汉。吉利从品质、技术、价格到服务,从各个方面来讲,做得不是很差的;或者说跟国外同类产品,同行的距离不远,基本是差不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人家总觉得吉利不是一个好产品?我们是比较迷惑的。
原来我想只要技术领先了,质量好了,这个产品自然就被人家接受了,这个品牌自然就提升了。后来仔细一研究,觉得不是这样的。你技术再领先,你质量再好,服务再优秀,如果品牌的问题不解决的话,最终还是有问题。
我觉得品牌有硬要素,比如技术、服务、质量、造型等,这个是不可回避的,缺乏这些硬要素,品牌就是零。这个硬要素的之后还要做软的方面,比如服务、文化等;通过软硬的保障形成品牌的附加值,使用户更加认同这个品牌,这个品牌才有可能扎根在用户心里,成为大家信赖的符号。
欧阳明高:品质是品牌的基础。技术首先应该体现在品质上,因为对消费者来讲,这个技术是很难把握的,这个太专业了。我们消费者最多感受到的是品质。目前,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的品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我们要对其充满信心。首先是核心技术发动机方面,另外就是变速箱、电动助力转向。而下一步重中之重最核心技术就是气门技术,现在吉利都已经做出来了。而且吉利自动变速箱获得中国汽车工业一等奖,这个是很难的事情。在品质上,我们的吉利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第二是品位。这个是文化的东西。自主品牌要跟国内的汽车行业竞争的话,必须要有独特的品位。吉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血统,应该保留和发扬。我们原先可能有一点草根性,不是贵族,但我们也没必要把自己定位成贵族。
第三点就是品格。我觉得品格更多的是体现一个社会责任感、远大的志向。吉利一直声称是自主品牌、民族工业,这点很重要。现在中国汽车业正在走向国际,在很多出口的汽车中,外国人就认吉利、奇瑞,其他厂子合资品牌他都不认,因为它们不是中国的。
王自亮:吉利要走出品牌的困境,首先要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任重道远。品牌就像座城市,不是一天建设的,它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包括销售、制造、研发,甚至企业的文化塑造,企业家形象等。而且品牌又在不断发展当中巩固它的地位和阵地。它绝对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的现象。其次,品牌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一边建设品牌,一边把技术、质量、销售各方面拉上去。目前我们实行的战略转型,就是低价竞争向技术领先转移。我们要利用各种力量把品牌的整合做好。我作为这方面的主管,应该更下工夫。
下一篇:从凯美瑞到卡罗拉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