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敏华
10多年前售价十几万元的桑塔纳,现在不到半价;刚买的一辆新车,不到一周却突然发现跌了5000元……
尽管汽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车价却给消费者留下了难以抹却的记忆。
10多年来,中国的车价就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一夜之间突降数万元也并非罕见。慢慢地,车价“只跌不涨”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在物价齐声上涨的年代,似乎只有汽车成了不折不扣的另类。
“汽车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原材料成本占了整车成本的较小一部分比例。随着产销量逐步增加,汽车的单位生产成本逐渐摊薄。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降价成了汽车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作为外行的消费者,也已经能够深刻分析汽车为何会不断降价的内在原因。
这样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从整个汽车市场来考虑,汽车销量空间还很大,这就意味着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空间很大。况且,当前国内车价尚未与国际车价接轨,汽车厂家承受的降价压力一直未减。
不过,进入今年之后,中国的车价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化的起因是作为汽车主要材料的钢铁价格一路走高。统计显示,与一年前相比每吨钢铁涨了3000多元。以一辆汽车耗费钢铁两吨计算,直接抬升成本至少6000元。
汽车是否因为成本提高而涨价?半年多来,围绕这个命题业内展开了不停地争论。不少人认为,成本上涨区区几千元不足为道,汽车厂家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营销成本来消化。对于总价值达十万、数十万元的汽车而言,几千元确实是一个小数字。但对8万元以内的经济型汽车而言,消化起来却未必轻松。
“生产成本提高对经济型车的压力确实非常大。但是一涨价,恐怕就要无法面对消费者。”一个月前的北京车展上,陆风汽车、天津一汽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这样的隐忧,并且明确表示暂时不考虑提价。从另一角度看,它们还能挺得住。
然而,不是所有的汽车厂家都能挺得住。本周,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传来:众泰汽车全线涨价,涨幅从3900元至5900元不等。对众泰6万元上下的车型而言,这样的涨幅不可谓不小。自此,众泰汽车撕开了一个口子——车价只跌不涨的历史结束了。
继众泰之后,还会有哪些汽车要涨价?经历了涨还是不涨的争论后,这成了人们新的关注焦点。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