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油价进一步高涨的情况下,市场与价格管制的矛盾仍然会越发突出。这一长期存在的根本性矛盾如果无法解决,人为制造的“油荒”随时都可能再次蔓延全国
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各地蔓延的“油荒”渐渐得以平息。
“倒挂”未改
10月31日夜,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悄然挂出了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调价后,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各提高500元/吨,相当于价格幅度调整10%。汽油、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上涨至每吨6460元和596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4元和0.46元。
“目前中国原油消费近一半靠进口,油价上调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家发改委官员当日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解释。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今年3月开始上涨,近两个月上升更快,9月13日和10月25日分别突破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10月31日更是站上每桶94.3美元的高位,比今年初上涨了30美元。但从今年1月油价下调后,国家发改委一直不允许成品油涨价。
不过,一连串连锁反应开始显现。由于炼油企业亏损,造成部分炼厂特别是地方炼厂停产和半停产,成品油批发市场出现异动,使得本就拿不到油的民营油企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成品油市场供应。青岛一位民营油企老板在10月下旬的一次高峰论坛上公开表示,国内90号汽油与0号柴油的批零倒挂现象比较严重,只有93号汽油还有微利。这就造成即便有机会批到90号汽油与0号柴油也不会买进,没人愿意做亏本的买卖。“油荒”终于在10月末从南到北席卷了全国。
“此次提价对炼厂也只是起到缓解原油、成品油价格”倒挂“的作用,炼厂的盈利率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石化集团公司炼油部负责人告诉《财经时报》。国家发改委官员也并不否认这一观点。“若按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80美元计算,现在炼油厂加工一吨原油亏损600元人民币,折算到成品油是每吨亏1000元。按90美元计算,亏损数额更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这样表示。不过发改委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允许成品油涨到更高的价格。
国金证券研究所首席石化行业分析师刘波说:“没有调价之前,加工每桶原油大概亏损10美元,即便价格提高500元以后,整个炼油板块仍然每桶亏损5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想让炼油企业部分减亏或者是达到盈亏平衡,至少还得提价500元。“
体制难改
坊间早有传言,在今年7月国际油价冲高至78美元时,中石化、中石油两大能源巨头企业便已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涨价申请,但未获批准。“当时国际原油价格虽然不断高攀,但国内的经济运行环境也同样发生重大的变化,成品油价格上涨对消费品价格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1-9月CPI指数增长明显,这些因素都将触及敏感的政治神经。”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单卫国这样分析发改委当时未做价格调整的原因。
对于成品油价格体系改革,社会各界一直密切关注。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十七大”记者招待会上说,是否提高成品油价格,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原油本身的价格;第二,整个供求的状况;第三,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第四,社会的承受能力。
在价格体制改革迟迟没有动静的情况下,国内石油企业更愿意将成品油出口,而不顾及国内成品油是否短缺。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成品油总量达到1186万吨,大幅增长30.6%,而成品油进口却出现回落。
“油荒”恐成常态
此次成品油涨价,资本市场给与了正面的响应。调价次日,中国石化股价涨1.10港元,至12.76港元,而中国石油涨0.50港元,至19.90港元,涨幅2.6%。
11月5日,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首日收盘报43.96元,涨幅达163.23%,成为A股第一大市值股票,在上证指数中所占权重接近1/4,并且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总市值全球第一的公司。
不过,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尽管成品油每吨提高了500元,但“倒挂”仍未消除,然而在短期内,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不调价格,虽然能短期抑制CPI的上涨,但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将是很大的伤害。”中石化集团公司炼油部负责人认为,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压力下,未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
“如果继续人为压低国内成品油价格,那么‘油荒’将会成为中国经济现象的常态。”一位分析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