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双品牌发展有利有弊
网易汽车:现在合资品牌,跨国汽车企业都在中国设两家,比如南大众、北大众,都会有两家企业,另外品牌、渠道在管理上,可能想整体考虑,另外自主品牌里,随着产品的增多,比如奇瑞里产品非常多,它这种销售方式和以往的销售方式肯定会随着市场、随着产品结构变化的情况有一些改变,整体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北京森普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辉宇
王辉宇:谈到自主品牌,我们很多都会去关注它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其实除了谈国内这一块,我觉得还应该拎出来一点,谈它在国际市场的表现,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后发的汽车生产大国,他们的发展路径和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是有很大关联的,单靠日本、韩国本土的市场,支撑不了这么大的量,其实中国还算好的,中国本土市场的容量不小,但我们自主品牌要想发展起来,很多还是要靠它的国际市场能不能打得开,所以奇瑞市场在国内市场上的量虽然下得很大,但它在国际市场上的量在慢慢往上上。
网易汽车:一汽大众肯定有很多,网络非常广,上海大众也有一些,大众在品牌管理、渠道管理上是不是做了一些整合?因为它也尝试着做一些整合。
王辉宇:我觉得合资企业面临着双刃剑,大众有两个品牌,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无形当中在市场上树立了两种品牌,虽然都是大众,但它们之间实际都是有区分的,它们的行事风格,给大家留下的品牌印象还是不太一样的,有点像可口可乐旗下的雪碧和可乐,他们在市场上其实是竞争的关系,但又同为一家,但市场上的需求不太一样,但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这对大众来讲其实是件好事儿,它相当于在市场上出了两个孩子,一个大众就出了两个孩子,还不用他去引进其他品牌,这其实对它整个量的扩大是有很大好处的,但它另一方面还得承受弊端,就是你刚才谈到的整合的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进入到成本压缩阶段时,整合,或者叫协同,其实是最大的降成本的方式,但正因为采取了两种合资的形式,使得在整合上出现了很大的阻碍,因为中方的合作方不一样,大家的行事风格甚至采购渠道都完全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利益点在里面,你要把这些利益点全部整合到一家之下,尤其现在合资企业里的股份是50%对50%,大众并不具有绝对话语权,甚至在话语权上,双方都有很多争夺,有很多妥协,也有很多利益取舍,在这种状况下,大众很难实现它的想法,就像你刚才谈到的,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实际是做不到的,因为你们要一做,牵扯到的利益方太多,目前国内的情况可能很多还是希望以稳定为主。
网易汽车:将来呢?不仅仅是大众,比如铃木也在想做一些整合。
王辉宇:铃木现在,如果说中方之间出现整合,我觉得事情就比较好办了,比如上海大众把南汽收购了,原来荣威和名爵两个之间也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你想整合起来也是很难的,但现在把它收了,整合就比较容易了。像这种大一点的合资企业,像大众,我觉得就比较难了,因为这两个中方都很强。
自主车企渠道管理是首要任务
网易汽车:像国内的企业,奇瑞、吉利、华晨产品也比较多,他们销售方式的改变,调整周期也非常非常短,在这方面,他们现在和将来都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在渠道管理方面。
王辉宇:其实我觉得更典型的是奇瑞吧,因为它发展的步伐比其他技术自主品牌快一点,它的产品在这几个企业里算最多的,其他几个企业,虽然现在向汽车展上推了不少产品做展示,但是从它展示到推出,第一有周期,第二你也知道,很多产品在展出到实现的过程中就夭折了,所以我觉得其他几个企业,可能更多是面临着第一怎么让渠道生存下来,第二让渠道相对规范一点的操作,可能会更单一一点,不太会出现分产品、分品牌的销售。
王辉宇:奇瑞呢,我就感觉它有可能会直接分产品、分品牌。
网易汽车:奇瑞前一两年进行了一些整合,建了汽车城,最近可能又面临了一些问题。
王辉宇:我觉得奇瑞还会有分网销售的可能,因为产品太多了,你知道国外营销的变化,比如它分很多品牌,甚至有些产品品牌都会造就一批经销商,举个例子,有个产品叫土星,当时它推向市场时,专门有土星的经销商,就某个产品而圈定一批经销商,我觉得奇瑞也有可能会往这个方向尝试。
网易汽车:涵盖比较大的品牌呢?
王辉宇:有可能单独分出来一个品牌,因为某个产品卖的非常好,就单独就这个品牌招一个经销商,因为产品越来越多,这么多产品由一个团队来管理,由一个经销商网络运营的话,可能这种销售服务环节能覆盖的面都不会那么广。
王辉宇:是有,但我觉得那还不太成熟,因为它在市场的表现还很不均衡,以后它的市场表现会相对均衡一点,这时候就会好一点,其实我觉得就是因为它不均衡所以使得分网走不下去了,如果后面几个产品市场表现也还不错,可能还能继续分下去,就是因为冷热不均,所以牵动了很多经销商的利益,但从长远来讲,无论一个企业也好,还是整个经济也好,都会从不均衡走向均衡,这个过程是不断进行的,越往均衡里走,就越有这种可能。
自主品牌的市场定位很重要
网易汽车:刚才提到名爵这个品牌,MG在国际上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虽然不是很强,但现在上汽接手之后,感觉运作也不是很好,你觉得现在它的问题是什么?
王辉宇:名爵的问题,我觉得它的定位和我们消费者实际的需求不太匹配,或者它的可持续性定位不是很强,另外它本身又不是一个具有强大汽车厂商实力做支撑的品牌。大家都知道,南汽和菲亚特的合作,可能汽车行业之外的人都有所耳闻,抓住了名爵这个品牌,本身到底能运作成什么样,其实消费者对这个东西本身信心就不是很大,又涉及到了很上汽之间的整合,整合之后会怎么样?很多消费者,我想这方面也不是很有信心。
王辉宇:另外就是这个产品本身的定位,我们看到现在推出的名爵这款产品,除了牌子和荣威不太一样以外,其他的好象都很接近,我感觉荣威本身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它一直走英伦风格,都有它的章法和主张,名爵虽然也往这个方向靠,但这种主张让人感觉到由于它被并购,这种主张的持续性和它主张本身的清晰度就不是很强。像荣威,一开始可能大家也不是很清晰,但通过上汽不断的市场宣传,比如我们注意到它在市场上可能会把不同的车主打到广告上,比如第101位车主是什么样什么样的,也许原来不清楚什么样的人买这个车,但通过他不同的宣传,就知道了这样一批人买这个车。这样相对会清楚。似乎荣威也不是那么放量的销售,但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个品牌可以建立起来,不可能靠一个产品,都是靠持续三代以上的产品树立起一个品牌,我想荣威要往下走,不经历三代产品,是很难在市场上放量的。但我觉得从它前期走的路来看,它还是着眼于长期的。
王辉宇:为什么说南汽形式不是很明朗,它长期规划到底是什么样,大家都看不到,所以由于消费者信心的问题,造成了现在的销售一般。再一个,后续的产品跟实际需求,比如TF这个产品,这个产品看起来是很不错的,也很漂亮,但这个产品,我觉得从实用角度来讲,量也不会特别大,现在走到了什么样的尴尬境地呢?你会发现,在10万到20万之间,自主品牌似乎很少有生存空间的,除非你一上来就是高举高打像荣威这样的产品,或者一汽奔腾这样的产品,一上来就让人知道这个产品本身脱胎的东西就是一个档次非常高的,我又立足于一个长期发展,这才可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除此之外再看自主品牌,几乎在这个区间里没什么空间,多数都在10万以下,在这之间它就没有竞争能力。南汽恰恰又落在这个区间里,它不可能落在10万以里的层面,所以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对它来说也是一个挺大的问题,你面对的市场本身就对你有歧视。
自主品牌后起之秀 应靠出口打天下
网易汽车:还有一个问题,最近一方面像奇瑞这种企业产品线还算是比较长的,还有一些企业,比如江淮、长城等企业,长城现在开始做轿车,江淮也开始做商用轿车,长城轿车推出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打造,都和它之前的预期有差距,现在据我了解华泰也要做轿车了,大概是明年推出来,另外还有一些集团的,打造自主品牌的,可能都在运作,你觉得这些企业,特别是做细分市场,他们的进入还有机会吗?
王辉宇:其实他们我觉得最大的考虑就是企业经营规模的考虑,因为汽车是生产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的企业,这种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光有细分市场是很难的,在国外,除了像卡车、特种车,沃尔沃、雷诺这种专用性强的汽车,要想长期生存,企业必须要是多元的,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也是依靠了短期细分市场的成长,比如长城,它的SUV实际是受到了国内SUV市场增长的好处,所以有相对它来说很好的绩效。但如果这个市场饱和了,怎么生存,汽车行业有这么一句话,得轿车者得天下。你必须在轿车领域里有所建树,才可能长期生存下来,这和它的经营规模,和规模之下的规模成本有关,因为企业的规模曲线,我们叫“微笑曲线”,量小成本就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成本才会处在低端状态。他们现在是处在规模不够,必须要上规模来继续摊薄成本,所以就必须要走轿车市场。其实对他们来讲,他们只是面临了新的市场,也许在它旧有的市场当中,它还能有一定的品牌,或者说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在那样一个小的细分市场,进到一个新的市场里,要有品牌认知度的话就很难了,因为这些企业不像外资企业或者大型国有企业这么有资金实力,我们现在有时候一谈自主品牌就会谈到荣威的运作,之所以尽人皆知是因为它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在这儿摆着,当它上市时我们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实际它现在也在打广告,它要为它更长远的发展来考虑,要把品牌树起来,他有这个钱,有这个实力,但你刚才谈到的没有这个实力,其实你刚刚谈到的不光江淮的车,还有一款哈飞赛豹的车,从外观来看,它也是不错的车,但也没卖起来,它们都是同样的问题,我觉得有点儿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品牌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也不为主流媒体反复乐道,还不像吉利、奇瑞,这样一些企业,除了它自己多年的广告投入以外,以及流行病学式的传播以外,还有一种营销是什么呢,是这个企业领袖的营销,这么多年来,无论说李书福是草莽也好,还是尹同耀,他们个人的魅力营销实际是占很大比重的,所以这样对企业的宣传会更多,因为他们往往是站在民族品牌代表的角度和身份来谈事儿,让大家觉得我宣传他是为了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先机被抢走之后,后面你说长城也好、江淮也好,你再站在这个角度已经黯然失色了,大家也不会这么看你,所以缺了魅力营销这一块,又没有资金做后盾,当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就没那么大了,所有人都觉得你是后来者,毕竟像吉利、华晨这些企业运营这么多年,大家也允许你前期有一些不成熟,但也知道他们在不断改进,不断地更新产品,看到它的产品一代代在进步,其他的,像长城、江淮这些企业是刚刚推出这些产品,到底它的实力怎么样,可能大家不一定会特别认可,所以更多是采用观望的态度。
王辉宇:如果不能产品流行病学的传播,对他来讲就比较难了,必须靠资金砸,但又没有资金往下砸,那可不就是这样的状态嘛,卖多少是多少,这恐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什么刚才提到出口这一块呢,我觉得更多要依靠出口,因为我们自己就能看到这样的发展路径,身处北京我们就能发现,早期在北京一进来个什么车时,进入国内来实际是卖的挺好的,在当时情况下,卖的非常好,其实那时候我们也不认识这些品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都觉得这是不咋的的品牌,但当时在国内卖的非常好,因为在那样的空白市场里,大家都觉得是国外品牌进来,我们不清楚它的背景,现在长城也好、江淮也好,为什么起步这么困难呢?因为有一个品牌印象,是国产品牌,又没什么根基,大家都知根知底,这做起来就很难。所以我觉得这些企业,像长城这几年依靠出口,其实产生了很好的效应,我觉得他们应该更多地去开发这个市场,甚至应该走国外先出去、再进来的一条路,可能会更好。
网易汽车:他们现在比较重视这一块,轿车这一块、出口这一块非常重视。
(本文来源:网易汽车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