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近日大众汽车通过网络等媒体渠道,试探性观察消费者对汽车涨价的态度,引起了业内不小的波澜。虽然近日,大众间接否认了“涨价”的传言,但是对于今年车市价格上涨的疑问,却并没有随之终止。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说:“目前人们预测的涨价暂时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些只是行业内的分析,并不是实际情况,因为这种成本上涨的反馈不会马上体现出来。”
忠诚度难促涨价
今年,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尤其是钢材和原油价格的上涨,使得各汽车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车市将步入拐点,车价将会逆市而涨。然而,从今年前三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车市的拐点并未出现。同时,一般往年出现的大幅官方降价也没有显现。
对于这种情况,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说:“一般情况下,成本上涨后,厂家肯定会想到涨价。但目前的价格未必会涨,大家都在揣摩竞争对手会怎么做,因为如果一家企业涨了,而其他的企业都不涨,那么这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郎学红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如果某品牌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就会转而去买别的品牌车型。而且,目前汽车还不属于必需品的范畴,因此如果车价上涨,消费者也可以考虑暂时不买。郎学红表示:“所以,通常企业会通过内部降低成本来消化涨价风险,除非是无法消化,才会选择涨价。”
持币待购再现
虽然车市价格并没有上涨,但今年车市却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活跃性。
对此,苏晖说:“目前,市场表现得不是很活跃,这主要是由消费者持币待购所造成的,一方面,消费者预期的大幅降价没有来到,降幅不明显;另一方面,股市等不稳定因素也让消费者较为保守,多处于观望状态。”据他介绍,目前这种表现在北京市场非常突出,但是在二、三级城市的汽车市场中,市场却比较活跃。
据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除了海马的福美来和比亚迪的F3出现了官方的正式降价外,以往以国内主流合资企业为主发起的大规模降价,却一次也没有出现过。
而本应受成本上涨影响最大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实际市场中,除了频频降价外,还在新车价格屡创新低,比如刚刚上市的比亚迪F6,就以8.98万元的最低价格捅破了中级车市场“天花板”。与之相对,一些合资品牌虽然没有涨价,却在车本身动起了“手脚”,一些经销商甚至出现了强加配置提价售车的做法。
苏晖说:“虽然厂家不会直接涨价,但有可能会通过改款车的推出进行价格调整,即暗中进行,这种方法对消费者来说也更容易接受。”
高利润易消化
车价难涨,除了没人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外,还有不少专家认为,企业的高利润足以消化这部分上涨的成本。
郎学红说:“去年,国内汽车企业的利润情况比较好,目前的成本上涨,应该说是可以承受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增幅虽然从2006年的25.3%放缓至22%,但利润却增长了65%,利润总额更是创下5年来的新高,远远超过1000亿元,其中仅16家重点企业的利润就达到610.07亿元。
而且,随着目前合资企业车型的保有量大幅增长,其售后服务的利润也在高速增长。目前,部分合资企业4S店的销售利润已经很低,但服务利润却可以完全支撑整个网点的运行,而经销店的售后服务利润只是整车企业售后利润的一个缩影。
这样看来,与高额的利润相比,目前上涨的成本压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当然,郎学红也表示,假如国内CPI持续上涨的话,车价也会有上涨的可能,但是短期内不会出现。(北京参考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