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事在舆论上占优势,并持续一段时间后,这件本不平常的事很可能会被当成平常事,再论这件事也会被当做“老生常谈”。自主品牌发展就遇到这个问题。
几年前,自主品牌只是星星之火,不少人积极提倡;如今,自主创新蔚然成风,自主品牌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人就以为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够多了,再提倡就过了。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30%,出口数量节节攀升。奇瑞的规模已经不可小视,上汽的自主品牌推出,江淮获得“准生证”,广本和东风也都在自主品牌上发力。看上去好像无论规模还是数量,汽车自主的问题不用再担心了。
据说,在某自主品牌轿车项目的审批过程中,专门负责的官员经过认真考察审核,认为该企业资质和实力都符合标准,但认可报告摆在某高层领导的案头,始终难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某些管理者对自主品牌的渴望已不甚迫切,否则不会一字难签。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几个“大自主品牌”身上,或者只关注大企业打造的自主品牌。以为他们成了规模,自主品牌汽车就万事大吉了。
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企业约有60多家,其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数量约半数。但如通田、云雀、江西消防等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在轿车销售前10名中,也只有3家自主品牌企业。
纵然市场占有率约达30%的成绩令人欣喜,但自主品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市场占有率上,都仍处于明显弱势地位,难道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更何况,从利润率上看,与合资品牌的“大富之家”相比,自主品牌最多算小康,甚至有的企业只是温饱。显然,我们还需要更多更强的自主品牌涌现。
笔者并不是说自主品牌要靠“更多孩子上阵打架”来提高市场份额,而是说在市场格局尚未完全确定、自主品牌处于集体弱势地位时,只有数量更多,才能保证未来出现强势自主品牌的几率更高。
美国现在有三大汽车企业,但在过去的100年中,这个汽车强国曾有无数汽车品牌出现又消亡。据说,福特公司有一块看板,列出了过去100年里美国汽车业消失的近2000个品牌,它们为“一将功成” 作出了“万骨枯”的贡献。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会面临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某个决策出了问题,企业可能就会全线崩溃。谁能保证我们已有的自主品牌都会健康活下去?况且是在跨国公司仍占强势的竞争中。就算自主品牌都已占强势,在未来漫长的竞争岁月中,也说不定会有闪失。美国“三大”现在不是在日本车的大兵压境下,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吗?
中国人的志向显然不仅限于有几个自主品牌撑面子,也不仅限于将来纵横国内汽车市场,我们还要让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就像中国的卡车和客车一样。这都需要让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锤炼出更强有力的自主品牌。从这点来说,自主品牌现在还是少了。
为了民族汽车的集体利益着想,不能以“大炼钢铁”的方式,任谁都可以造轿车。不过,那些本已在汽车业内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为什么不早点放他们进入轿车之门呢?为什么不多给自主品牌一些赢得未来竞争的筹码呢?-胡轶坤
自主品牌“准生证”的管与放
长城和福田要造轿车,这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它们都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甚至样车也已下线。但它们的轿车项目却迟迟拿不到“准生证”。
这两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生产的商用车和其他乘用车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都有较好口碑,并为我国自主品牌在海外树立良好形象立下汗马功劳。
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企业当初也曾拿不到“准生证”,但它们现在的成绩有目共睹。
这不能不令我们思考如下问题:
●从过去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经历看,限制新进入者是否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从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今日发展的成就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
●认为应该限制新进入者的观点,其理由是防止汽车行业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保护行业健康发展。那么,现在汽车行业是否真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证明产能过剩、投资过热的论据是否充分?即便存在产能过剩、投资过热,限制新进入者是否是最好的方式?
●从目前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总体规模、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看,自主品牌轿车是否与我国汽车的市场规模、行业地位相称?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是否需要更多企业来做自主品牌轿车?
本期我们邀请了三位嘉宾对此进行讨论。
李金晖 不应管准入而应管使用
那么相关主管部门做什么呢?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事情。让行业中的一些产品质量不过关或服务做得不好的企业出局。依靠行政手段强制让这种企业继续活着,限制另外有生气的企业进入,事实上这是更大的浪费,对消费者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我国汽车产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让谁进来干汽车或不让谁进来干汽车,而是应该想方设法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尤其是提高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水平。
产能过剩的问题争论了好几年,现在仍在争论。事实上有很多产能是无效产能,但是否让这些无效产能退出是个大问题。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无效产能应该退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最大的阻碍来自地方政府,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其继续存在。
汽车行业管理不应该再管准入,而应该完全放开。国家不再限制新进入者,不管是老的还是新的企业,大家自由竞争。如果放开的话,企业的能动性也会大增,主管部门不能把企业当成孩子一样总看管着。
那么相关主管部门做什么呢?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事情。让行业中一些产品质量不过关或服务做得不好的企业出局。依靠行政手段强制让这种企业继续活着,限制另外有生气的企业进入,事实上这是更大的浪费,对消费者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是存在,但产能过剩本身并不是件很可怕的事儿。其他行业目前也存在产能过剩,但发展得也不错。有人说批准更多的自主品牌进入,他们都会从经济型车起步,生产过多的经济型车会占用更多资源,排放更多的废气。其实这种结果与企业没有必然联系,不应该以此为理由限制新力量进入。交通问题也好,环保问题也好,都应该由政府去管,而且解决这些问题从消费端控制比较好,通过消费影响生产。比如上海新车上牌量一直增长较慢,主要是牌照税等措施比较得力。听说近期他们又要从排放标准上出台新的规定。
中国提倡发展自主品牌的话题也说了不少年,今后应多考虑落实问题。最近这几年自主品牌逐渐发展壮大,以奇瑞为代表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多的自主研发成果。他们干得挺好,为我们中国人争了气。我认为像奇瑞、吉利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
徐东华 自主品牌轿车数量远远不够
民营资本很理性,企业家也不是疯子,不会把手中的资本轻率抛出。而且现在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新进入者不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贸然进入,可以完全让他们风险自担。
任何一个行业,限制新进入者都不利于竞争。因为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要充分竞争,公平竞争。限制新进入者,是对已进入者最大的保护,这不是公平竞争,也对消费者不利。任何行业都应该有新进入者不断进入以刺激行业保持活力。
奇瑞、吉利等企业现在做得比较成功,它们当年也都遭遇过准入难的问题。如果没有当年它们执着的精神,也许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企业进入,发展得好的可能。这应该引起我们反思。
但也不能一味由这件事就说国家对任何人干汽车都不加限制。我们也要看到奇瑞、吉利等企业目前也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汽车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它是规模经济,对企业的要求也较高,企业要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产销量要上规模才能生存发展。
现在全球都在说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很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市场不是无限大,产能不能无限制地进行膨胀。所以国家进行相应的行业预警和引导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管得过多。民营资本很理性,企业家也不是疯子,不会把手中的资本轻率抛出。而且现在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新进入者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会贸然进入,可以完全让他们风险自担。政府管理部门做什么呢?在环保、安全等标准方面抓得紧些就可以了。
从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看,自主品牌越来越有影响力,产品销量、质量、服务水平、技术实力等方面都让人刮目相看。现在几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已经发展起来,但数量远远不够,与我国汽车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和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一样,如果当初我们能有数量更多的自主品牌,也许我们今天的汽车工业会发展得更好。而且还要看到,现在的汽车行业是全球竞争,在国内,自主品牌之间是互相竞争,在国外,自主品牌应该团结起来,与国外品牌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自主品牌也是数量越多、力量越强越有竞争力。
赵刚 产能过剩不是限制准入的理由
光靠限制新进入者,这是对现有汽车企业的保护,越保护越落后,过去的发展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我们这么大的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轿车的数量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这是我国汽车行业的悲哀。
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国有企业生产汽车,它们在行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那时为保护这些国有企业,我们采取了很多管制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汽车企业数量仍然较多,所以这方面的管制并未放开。
汽车行业的准入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限制了本土民营企业的进入。然而,恰恰是这些被限制的企业,如吉利、华晨等在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目前,我们对民营资本干汽车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放开,但门槛仍然很高,各种限制条件依然过多。
判断一个产业产能是否过剩的标准有很多,不能仅仅用供需关系来衡量,简单地说供大于需就是产能过剩了。需求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消费者的汽车需求量是很大的,目前我们的汽车保有量仍然很低。
只有真正竞争,才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出好的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光靠限制新进入者,这是对现有汽车企业的保护,越保护越落后,过去的发展经历已经证明这一点。想进入的民营企业家们也并非像某些汽车业内人士嘲笑的那样,他们是在市场的大风浪中闯过来的,他们珍惜每一分钱,是理性的投资者,是有经验的企业家。
我们这么大的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轿车的数量可以说少得可怜,这是我国汽车行业的悲哀。要让更多的本土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用它们的智慧创造、培养出更多的自主品牌。吉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来别人认为它什么都干不成,但事实证明它不仅能干汽车,而且干得不错。这些民营企业更了解行业的薄弱环节在哪里,更知道依靠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它们过去没得到任何保护,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来做,所以更有活力。同时,这些民营企业也无形中对国有汽车企业形成冲击和压力,促使着它们也干自主品牌。
下一篇: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后的一些冷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