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家,新年伊始最喜欢的莫过于开门红。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就遇到了开门红。今年1月,北京现代实现了30063辆的销售业绩,创造了北京现代建厂以来单月销售最高纪录,同比增长近23.5%。其中,主力车型伊兰特销售17958辆,恢复至2005年市场销售最好水平,而途胜SUV今年1月也卖出了4949辆。东风悦达起亚的成绩虽然不如北京现代抢眼,但元月销售也突破1.5万辆大关,达到15255辆,其中锐欧创造了历史最高的3732辆的月销量。
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在年初的销售大幅反弹,让韩系车的支持者看到了希望,很多人认为在2007年低迷了一年的韩系车开始再次崛起,作为厂家自身也是踌躇满志。特别是北京现代,去年年底,北京现代为自己定下了38万辆的2008年销售目标,虽然3万辆的月销量还不够任务销量的月平均数,但由于元月的特殊情况(市场价格有所回升、运输受特殊天气影响等),3万辆的销售数字已经让北京现代信心倍增,并且预计累计产量100万辆的时间会因1月的旺销而提前到来。目前,据了解,由于受1月市场优秀表现的刺激,北京现代在元旦之后,工厂车间内开展了“向月产3万辆目标冲刺”的主题生产活动,全面恢复夜班和停止双休,北京现代人似乎又看到了2005年的辉煌。
韩系车在2007年全年的销售低迷不振与今年1月销量反弹形成的巨大反差,的确让业内为之侧目,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开门红就一定预示着韩系车在新年会大吉大利。
首先,韩系车市场反弹,主要是遇到了整个市场普遍销售上扬的“温室效应”的影响。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轿车销售业绩也改写了有史以来月销量的最好成绩,全国共销售轿车480538辆,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34.3%。从厂家销售业绩来看,轿车销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销量分别为65709辆、45969辆和45294辆。北京现代只能排到第6位,并没有恢复到2005年位列前四名的最好水平。也就是说,在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在获得开门红的同时,其他汽车厂家也在今年1月“多收了三五斗”,同样遇到了开门红。
其次,除了整个市场“牛市”现象的影响外,价格也是刺激韩系车销量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北京现代的主力车型伊兰特的最低售价已经到8.68万元,比去年8月的最低售价又下降了7000元,而东风悦达起亚主力车型赛拉图的最低报价已经达到8.58万元,降价和促销活动一直是去年国产韩系车的主旋律,而这些降价手段的实施,终于在今年元月获得了初效。
其实,韩系车的成功与失败,在去年韩系车遭遇“寒冬”时,业内人士已经做过仔细的分析。外形新颖,配置丰富曾是韩系车的成功之处,而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内涵也是韩系车的失败所在。虽然韩系车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韩系车依然走在其他车系品牌的后面。在服务和产品的人性化方面,韩系车无法与日系车抗衡,在核心技术与品牌内涵上,韩系车与欧美产品还有很大的距离,而这些差距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赶上。
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韩系车也反应迟钝。自去年11月1日,我国明确混合动力技术将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后,本田中国、上海通用以及长安等汽车企业,都启动了相应的混合动力发展战略,唯独国内韩系车企业对此无动于衷。在国产化上,虽然北京现代通过中方的努力,终于获得了革命性进展,基于伊兰特技术的北京现代自主产品HDC也在今年实现量产,但是北京现代的本土化之路未必能如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那样一帆风顺。上海大众的领驭作为本土化车型,之所以能成功,基于多年来大众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的良好口碑;上海通用君越车型的成功,则得益于上海通用的专业营销和泛亚研发中心的支持。这些是合资企业打造本土化产品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幸的是,韩系车最缺乏的正是这些。
因此,对于韩系车来讲,开门红并不预示着全年红,这更有可能只是韩系车崛起的假象,韩系车在中国如何发展仍值得深思。(刘世瑜)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