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湖轮胎召回事件开始变味。
2011年5月15日,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就其轮胎召回事件第二次表态称:“不管是召回的轮胎还是因检测而更换的轮胎,品质都没有问题。”换言之,锦湖轮胎在产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举国关注的召回。这是什么意思?
在锦湖轮胎事件爆发之初,这家韩国轮胎制造商质疑央视对问题轮胎的界定标准,继而在央视上因产品质量问题公开道歉,再后对轮胎进行召回。现在事情变成了,锦湖轮胎没有问题。在这一系列态度转变的过程中,锦湖轮胎意欲呈现什么样的道理,值得玩味。这其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是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锦湖轮胎进行召回;一是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锦湖轮胎翻供,尤其是能够跨过之前的阻力。
这回到了事情发生之时,作为一个在中国的纳税大户,锦湖轮胎怎么成为央视的猎物。这期间涉及的利益博弈,在事发时应该处于隐蔽状态。否则,按照中国汽车市场的潜规则,这件事情不可能昭告天下,它在事发前就可能被各种力量所屏蔽。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锦湖轮胎事件在事发时,就存在相关利益方难以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导致了锦湖轮胎事件能以庄重严肃的声音被传播。锦湖轮胎的错误是“轻敌”——忽视了央视的能量。
未曾想到,在事情爆发后,它波及的范围太广,诸多的整车制造商都涉入其中。以锦湖轮胎的产量而论,不可能仅仅只有三家整车制造商。然而事实是,官方仅仅给出了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长城。那么,剩余的整车制造商都有谁?他们如何逃过这件事情的冲击?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困扰锦湖轮胎而且会困扰部分整车制造商以及围绕他们的利益团体。
在李汉燮此番表态之前,经历了复杂的谈判过程,否则李汉燮与锦湖轮胎断然不敢翻供。需要说明的前提条件是,这一过程与所谓的证据无关。在目下的中国,证据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证据仅仅是利益的外包装。
现在,李汉燮把这层外包装拿来示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为了重新恢复消费者的信心,锦湖轮胎在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自发组织了一场召回。”这样的操作并不高明。从公关的角度看,这没有任何的智慧可言。
既然锦湖轮胎召回丑闻本就是葫芦案,那么李汉燮应该把整个事情和盘托出,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在说出整个事情的过程中,李应该着重强调是谁策划了这起事件,为什么锦湖轮胎会被挑中。其次,为什么涉入这件事情的只有三家整车制造商,其他与此事有关而未进行召回的整车制造商还有谁。这些未被曝光的整车制造商与锦湖轮胎之间达成了怎样的利益交换。再次,李汉燮与锦湖轮胎为什么选择在此时作出这样的举动。
李汉燮与锦湖轮胎表态的根本目的是担心利益受损,召回事件对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会继续产生影响。李本人也表示,召回本身是为了减少消费者的疑虑。那么,锦湖轮胎应该做得更彻底,更透明。否则,这样的说明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就目前的态势而言,最大的疑虑者并不是中国的锦湖轮胎消费者。相反,最大的疑虑者应该是锦湖轮胎与李汉燮。在扭转这起召回丑闻的走向之前,需要首先评估此一态度的后果。既然锦湖轮胎没有质量问题,那么在翻供后,会否带来央视等力量新一轮的关注,这种关注会需要各方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坊间所言,此事是由一家整车制造商所为,那么锦湖轮胎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把这家整车制造商围绕此事的全部信息予以披露。否则,锦湖轮胎很难从这件事情的影响中摆脱出来。
第二重需要突破的力量是,锦湖轮胎与其供应商所组成的利益共同体,怎样与这件事情的幕后策划力量进行对决,这无关李所说的行业标注出台等。此事本身与这些制度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直接。如果锦湖轮胎说出来这其中的道理,才能还自身以清白。
唯有如此的态度,才是对中国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持久的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很难获得消费者持久的认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历程,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样的道理。
聪明的疑虑者,应该选择遵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