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报告认为,央行的加息将使得汽车企业财务费用上升,对盈利造成负面影响,汽车生产企业还贷成本相应加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会进一步导致企业资金链条趋于紧张。有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对一些依赖银行资金的零部件企业来说,这种政策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
在今年汽车类上市公司中,多数企业公布的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企业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大幅减少,而企业的应收利息却出现增长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第一季度通胀压力下,国家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带来的综合影响。
实际上,相比紧缩货币政策对汽车生产环节的影响程度,对汽车销售环节的影响更为深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显示,国内汽车经销商中,有80%以上的经销商都需要靠银行提供的贷款才能进一步完成资金运营。根据央行目前1年期贷款利率为5.56%,按照上调0.25个百分点的利率来算,如果经销商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其中增加的利息就达25万元。“这对经销商来说成本支出增长,利润自然下降。但关键问题在于,很多经销商已经不能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汽车行业来说,目前的政策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一家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尽管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也是不可忽视的。”该负责人分析认为,“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倡导促进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这方面看,汽车消费未来仍然是重要的消费领域。“但从目前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车消费,对未来的消费增长不利。”
■欧美汽车消费信贷超八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贴息贷款是化解困难的一种方式,汽车金融贷款或许借这一契机从此在国内发展开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和美国约有90%的汽车销售是通过信贷方式售出,欧洲80%的消费者通过汽车信贷购买汽车的比例相比,中国汽车消费信贷10%占有率的数字并不算可观,但这也预示了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广阔前景。而今后中国汽车企业如北京现代等将会为消费者推出哪些更有效、更契合需求的消费信贷政策值得关注。随着消费者对消费信贷认可意识的加强、消费信贷对产品终端表现正面效应的扩大,汽车企业对消费信贷的探索也在不断加深,一个消费信贷政策全国普遍撒网式推广的形式正逐渐被打破,将消费信贷做精做细的趋势日益明显。
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汽车金融业将有5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美国贷款购车的比例是90%、日本60%、澳大利亚75%,中国的汽车贷款比例只有10%至20%,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涌入证明了市场前景的广阔,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将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与产品,而最终的获利者将是汽车贷款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