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飞速发展的动车及高铁相似,十年来,我国的汽车业也一直在转动的车轮上全速飞驰着,驶向了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的宝座。而如今,“超速”的动车脱轨了,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汽车产业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危险?
● 压成本扩产能 欲速则不达
稳固的基础是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扩张速度与自身的管控能力必须相符。而为了抢占国内市场,各车企在华均制定了较高的增长目标,并快速扩张增加产能。在国内需求旺盛的时候,许多车型都供不应求,车企遭遇产能瓶颈便纷纷加班加点生产。可想而知,如此赶工出来的汽车质量究竟能否让人放心。
此外,为了降低成本,整车厂家拼命压供应商降价。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只好偷工减料,降低零部件标准。作为高精密产品,汽车中的零部件一旦发生了问题,整车质量和安全必然无法保障。2009年8月,丰田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就因为零部件缺陷,发出了高达68.8万辆的汽车召回通知,成为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足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商争相分食,二三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尚未完全开发,更不论四五线城市。但交通网络规划的不合理、城市道路基础建设的滞后,都严重制约着消费者的购车行为。交通拥堵、无车位可停,都是每位购车者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车企若仅仅只是一味地扩充产能,依靠价格战争抢市场,没有基础交通设施和相应政策的支持,最终的发展只能是库存积压,经销商相继退市。就如今年实行了限购令的北京,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六成多,而这种车市寒冬的情况还将继续下去。
上一篇:过于倚重smart 奔驰会很失望
下一篇:关于汽车广告植入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