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车牌 | 违章查询 | 年审代办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东莞汽车网 >> 汽车评论 >> 浏览文章

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失偏颇难服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08月12日 字体大小:【
    8月10日,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宣布下调汽柴油价格,汽柴油价格分别下调0.1港元和0.18港元。反观内地,汽柴油价格仍坚守历史最高价。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从机制本身来讲,国际油价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发生的剧烈变化不能向国内传导。以本次国际油价暴跌为例,与上次调价(4月7日)相比,8月10日国际油价下跌超过20%,但是三地油价加权变化率仍为1.12%。

    四是在高油价条件下,国内汽柴油调价方法并不明朗。其《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适当财税政策”、“原则上不提或少提”等措辞含糊,凭空增加人们对机制的不信任。

    当前,国内石油市场仍以垄断为主,市场竞争不充分,成品油市场改革难以一步到位。但在既有格局下,市场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框架以备过渡。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

车行推荐更多>>
东莞汽车网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 2001-2011 都市风汽车网版权所有 东莞汽车网-网络第一媒体门户网站,关注东莞汽车行业动态!
经销商QQ群:35797966 东莞汽车团购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顾问:王树江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粤ICP备09221017-1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石鼓路段盛嘉汽车城B10号  电话/传真:0769-23125310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换为@)  合作QQ:①19917538  

东莞网络警察网上报警不良信息举报工信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