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技术、服务、渠道多管齐下
上述问题,自主品牌早在几年前就已预估到,因此,在2011年的困境中,我们能看到自主品牌的反思与努力。
从技术层面来讲,2011年多款代表着自主品牌不俗研发实力的新车跃然登场。以豪华配置为傲的比亚迪S6上市仅几月即在11月迈入“万辆俱乐部”;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研发技术1.5TI+DCT以及58项高端电子配置的G6也在入市不久表现出惊人的潜力;还有以科技感为卖点的奇瑞E5,上市四个月即突破2.2万辆销量大关,另一款同平台的瑞麒G3也来势汹汹,反响不赖;长城的得意之作哈弗,在1-11月的SUV销量排名中稳居第二,低调的腾翼(微博)C30也在11月卖到了15209辆,长城凭借这两款车型在11月正式迈入销量前十车企阵列,并高于长安福特马自达、广汽本田等合资车企。
在服务层面,奇瑞早在两年前就提出“战略转型”,从追求规模以及销量转而追求“为客户提供价值”,在体系建设、流程优化、品质把控等层面上不遗余力。所以,在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的2011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CSI)研究报告中,奇瑞汽车2011年服务满意度指数首次超过行业833分的平均分,取得了841分历史新高。
在网络建设层面,历经“退网之变”的比亚迪,在今年进一步优化其内部体系构架和经销商网络建设;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原则上奇瑞明年将不再增加网点数量,而更着力于各个网点的服务质量;海马则创新地以“区域承销”模式覆盖更广阔的二三线市场,完善其服务便捷程度。
|记者观察|
优胜劣汰剩者为王
明年的车市究竟会怎样?上升或下滑多少?哪些品牌会成为大赢家?相信没有人敢断言。但是市场环境其实特别公平,对任何车企和车型都一样,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实力在哪里。
经过对今年上市各款新车的细细评估,以及与各个车企老大的沟通,我发现,民族车企已抛弃了当初的急进与盲目,多了一份直面现实的勇气与淡定。因此才有了这些实力车型,才有了不断“越级竞争”的定价策略,才有了新车上市后的开门红,才有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认可。
2012年,中国车市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在荆棘林中前进的自主品牌,已经学会不论何时,都要唱着歌,满怀激情和自信,迈开步伐前进。优胜劣汰,留下来的都将是英雄与王者。
|业界声音|
长安汽车(微博)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自主品牌的前途是光明的
汽车产业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技术、质量与品牌。从技术来看,汽车是集技术之大成的行业,这需要自主品牌长期积累技术。从质量看,质量是消费者感知到的东西,再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不可能让消费者去买低质量产品,因此自主品牌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品牌看,品牌需要消费者体验,在体验中逐渐形成品牌忠诚。因此,自主品牌企业必须从这三大特点展开研究,提升技术、质量和品牌。
目前,自主品牌在技术、质量、品牌方面都在提升,但与全球品牌还有很大差距。必须确立自主品牌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把自主品牌的质量体系与国际品牌对标,走出低质低价的怪圈。自主品牌由大到强,需要不懈奋斗和努力,要有雄心、苦心、耐心,前途是光明的。
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四个关键点把握第二个十年
中国还远远没有成为汽车强国,在第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获取了量的发展。要把握第二个十年,有四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进行战略性并购重组。汽车产业是集成性产业,但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产业分散、自主创新不强等问题。自主品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规模扩张,单纯靠自身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做强做大。通过战略性并购重组可以突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瓶颈,做强做大。
第二,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从资产经营向资本运营跨越,在资本运营上寻求新方法和新突破,通过投资、上市等方式实现发展。
第三,中国汽车产业要选择主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模式。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单一的主业发展模式将被淘汰,中国汽车企业要捕捉主业相关的多元化经营机会,实现发展。目前全球100多家销售良好的大型企业中,有75%的企业是主业相关多元化经营,主业相关多元化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第四,中国汽车产业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由于能源供应紧张、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汽车产业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机会。
上一篇:销售不力雷克萨斯难以再淡定
下一篇:“双反税”后市场势必会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