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同堂”该消停吗?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8月13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新老交替,是规律,也是真理,不仅适用于大自然,也适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汽车。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从不例外,以4~6年一换代频率往前发展,新一代车型出来,老一代便停产。但是,这一规律正在被打破,发生地不在其他地方,就在中国。水平换代正取代垂直换代,“多代同堂”大行其道。在福克斯、轩逸之后,朗逸、朗动也将与老款车型并行。在未来,中国或将只有不到十款车,这十款车各有十个“子孙”,那情形就像《愚公移山》里所说的一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车市救命稻草
“多代同堂”销售模式起源于大众——全球上最火的汽车品牌之一,仅次于通用。目前,中国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保时捷、奥迪等品牌都与它相关。“多代同堂”对于其成功贡献几何,难以考察,但可以肯定,有而且不小,捷达、桑塔纳两款“爷爷”车,至今每月仍有过万辆销量。
或是嫉妒,或是眼红,竞争对手争相模仿。北京现代推出悦动时,迫不及待宣布伊兰特不停产,随后索纳塔、瑞纳、途胜,都是如此,有人统计过,现代合资以后所有国产车型,一款都没停产。长安福特迎来新一代福克斯的同时,宣布旧款福克斯照旧,相同例子还有花冠、凯美瑞、轩逸、马自达6等。“多代同堂”之所以盛行,最大原因是市场“买账”,大部分品牌采用此策略的车型都取得成功。中国最有效的两根救命稻草:一是加长,二是“多代同堂”。
业界褒贬不一
业内对“多代同堂”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它降低售价,让更多人买得起高品质车型;反对者意见是,它抹杀个性,造成审美疲劳,甚至会导致消费者对厂家的设计能力和热情产生质疑。看着市面上“父子兵齐上阵”车型越来越多,有人不免心生感慨,现在做设计师实在太容易,照葫芦画瓢,只需改改轴距,改改长宽高,换一换外观和内饰,新一代车型就出来了。不用挖空心思去做创新,你我都可以当设计师。
抹杀个性还不是“多代同堂”的全部危害,本土品牌无所适从、无路可走才是最大危机。很长一段时间,本土品牌无惧合资品牌的“下压”,相同尺寸和配置下,合资新车难以做到本土车型的低价。“多代同堂”的出现攻陷本土品牌这最后一块阵地。经典福克斯、花冠、老款轩逸、马自达6高举性价比大旗,在三、四线市场攻城略地。
不可否认,本土品牌存在反应滞后问题,但必须看到,“多代同堂”直接威胁到本土品牌的生存。
让人乏味的“多代同堂”
“多代同堂”,可以说是汽车发展的倒退,就算车企能不断将最新技术应用到老款车型上,保持它们生命力,但是,马路上老是看到本该淘汰的汽车,任谁都是兴趣乏乏,越来越找不到肾上腺素上扬的感觉。有说,90后基本上都是“视觉系动物”,他们贪新厌旧,普遍喜欢另类和抓眼球的东西。不出10年,他们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不知道那时,这些一脉相承、面孔大体相近的“多代同堂”车型会入他们法眼?
或者有人说,本土品牌也可以“多代同堂”。这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多代同堂”车型都经过几十年积淀,而自主品牌发展资历尚浅,还未形成强大的车型号召力,大多数车型处于“第一代”,经典尚未形成。车市上不乏坚持垂直换代和每款新车都有全新风格的车企,但这种策略在中国并不意味着高回报。
现在还不是“多代同堂”巅峰时期,随着合资自主品牌成立和发展,更多款车型会被重新包装推向市场。将来某一天,可能抬头是“捷达”,低头还是“捷达”;开的是“捷达”,看到的也是“捷达”。政府有关部门是不是该想想办法?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