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亚现代“油耗门”看跨国车企的区别对待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魏启扬 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最近两周,闹得沸沸扬扬的起亚现代“油耗门”终于有了着落。事件起源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发起的调查发现,现代起亚汽车在2011年至2013年的13款车型中,错误计算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存在该指标被人为夸大的嫌疑。美国随即对现代提起诉讼,要求该公司赔偿7.75亿美元。如果这事放在中国,大家很可能将其看作笑谈,要想从汽车厂家那里获得赔偿,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该事件的发展却出人意料,现代起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承认了这一问题的存在,还表示要对涉及其中的90万辆车给予补偿。
不过国内的车主就没有美国车主这样幸运了。尽管上述车型大多数都在中国有售,但到目前为止,现代起亚方面均未对中国方面做出任何有关补偿的举措。北京现代对此的解释是:一方面,中美之间采用不同的油耗标示方法,中国的油耗单位是升/百公里,而美国则是英里/加仑(M PG ),测算标准不同;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发售车型的油耗是由工信部统一检测,而非美国市场那样由车企自行提供,因此并不会发生油耗虚报的情况。
我们或许会为自己这一次没有被厂商蒙骗所庆幸,但我们也要重新审视现代起亚在美国市场对自身问题的解决方式与速度,这事若要摊在中国,现代起亚这样的跨国车企会有同样的解决方案吗?这个问题实在难以回答,远一点的案例是丰田的“刹车门”,丰田对美国市场的涉事车辆全部召回,而在中国仅仅是丰田章男的鞠躬道歉;近一点的是大众的D SG风波,问题存在很久,但大众一再遮掩,直到问题暴露在外无法回避之后,大众也只是出台了延保方案,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欧洲或者美国会怎样。
从这些案例看来,跨国车企在各个区域市场中的策略重心确实有别,而国内主管部门的“心慈手软”是不是助长了跨国车企的这股“歪风”呢?
[责任编辑:sasa]
发表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
都市风汽车网)立场无关!)